岳阳网 >文化 >地理

王家河名称的来历
时间:2019-08-08 16:14: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t0118c94fbd917c02ff.jpg

      在岳阳城区金鹗路与岳阳大道之间,有一条小河自北而南流入南湖,河上有座现代化的宽阔桥梁,名叫王家河大桥,连接此两条道路,将岳阳城区与八字门一带新开发的城区连接起来,这条河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王家河。

  其实,此条河原名不叫王家河,而叫北港河。港在古汉语中为港汊或江河的支流,而北港河与南港河就是南湖的两个港汊,也是南湖的两条主要的水源与支流。北港河源自梅溪乡,一路南来,在今王家河桥所在地流入南湖,故称为北港河。南港河源自金凤桥下莫家附近,靠近硚石水库,先后由9条小溪汇聚成5条小溪,再汇聚成一条小河,在今羊角山附近流入南湖,因其在北港河南面,故称南港河。1982年岳阳市政府编辑出版的《岳阳地名录》中就注有此两条小河,即北港河与南港河。北港河附近地域也因此先后被命名为北港公社、北港乡、北港街道办事处而见诸于城区地图。90年代后,在修建岳阳大道时,因在北港河与南湖入口处修建桥梁,而此处曾被人称为王家河,因此,此桥被命名为王家河大桥。新编的《岳阳市交通旅游图》中,北港河被分别注为小堰港、大桥河、王家桥河三段三个名称。因王家河桥而出名,北港河也就约定俗成的被称为王家河了。那王家河的名称又是怎么来的呢?

  清朝时,八字门一带均为远郊农村,因北港河阻隔,人们要上岳阳城,须往北绕道梅溪冷水铺,多走几十里路;往南又有南港河阻隔,更不方便。只有就近走北港河摆渡最为便捷。经两岸都、里(乡间基层组织)商量,为方便两岸人们来往,在此设一摆渡船,恰好在北港河入南湖口西岸有位王姓渔民,常年靠在南湖打鱼为生,既熟识水性,又会驾船,是摆渡的最佳人选。于是,便选定这位王姓渔名为摆渡人,由两岸都里出资为其打造新船,并年年出义仓积谷十担作为其渡资。

  这王姓渔民是个为人正直且仁慈的人,他接受此任后,任劳任怨,风里来,雨里去,日夜为乡民们摆渡。为方便乡民们候船,他特地在屋前搭建一凉棚,为乡民们遮风挡雨。其妻也是位贤惠之人,见有人候船,在棚里备有茶水,总是笑脸相迎,端茶送水。有时正值饭时,还常热情地邀人共同进食。夏天水满时,就用船摆渡;冬天水枯时,王姓渔民又与儿子媳妇及女儿一起,用石块铺设河底,一块一块连接两岸,方便人们来往。有时,对岸有人因病进城就医或有急事喊摆渡,无论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王家人均是有求必应。

  正因为王家人认真负责的态度及对乡民的古道热肠,赢得了两岸乡民的称赞。因此,人们要乘船往返两岸时,便称到河口王家去。久而久之,此渡口就被叫成了王家河了。而岳阳大道与王家河大桥建成后,因桥而出名,北港河也就被改称为王家河了,其真正的名称则渐渐的被人遗忘了。至今,只有在洛王至梅溪乡的那段河道,仍被当地人称作北港河。

(编辑:聂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