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钩沉

漫谈临湘吴獬讲普通话
时间:2019-08-12 10:41: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资料图片


      吴獬,湖南临湘桃林人,清代光绪十五年进士,曾任广西荔浦知县,1895年辞官从教,先后执教于临湘莼湖书院、岳州金鹗书院、湖北通城青阳书院、荔浦正谊书院、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湖南优级师范(湖南大学前身)等十多所院校,门生数以千计,足迹涉及湖南、湖北、江西、广西、江苏等省,其著作《一法通》传世至今,是临湘近代最有声望的地方名人,人称吴獬老爷。吴獬作为临湘人,他到底是更擅长临湘话还是普通话呢?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为什么也会有普通话呢?原因很简单:满足交流需要,尤其是满足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需要。语言文字的统一对国家的兴衰至关重要。秦始皇完成了文字统一大业,却没有实现语言统一。实际上,语言统一在中国是极其困难的,因为中国地大、人多、民族多,而且一些民族只有语言还没有文字,这种复杂的语言体系给执政者带来很大的考验:如果皇帝跟下面的文武百官语言不一样,你听不懂我说的,我听不懂你说的,那就很麻烦,不说治国,就是在一起合作共事都很难。所以,摆在执政者面前的第一要务不是练兵打仗攻城池,而是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其中一个基本规律就是以国家都城所在地的语言作为本朝普通话,所有要跟都城所在地官员交流,就必须会说这里的话。如商周的普通话是“河南话”,就因为那个时期商周的政治核心在中原,就是今天的河南。如周、秦、汉到隋唐宋,都城不在长安(现陕西西安)就在洛阳(河南),所以,普通话不是陕西话就是河南话,而且以洛阳话为主。到了元明清时期,都城转移到了北京,北京话又成为了普通话。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明初南京为国都,随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把大量南京人带到了北京,南京话又深度融合北京胡同话,形成了今天的北京话。实际上,南京话本身又融入了前朝洛阳话的很多元素,这也就使得今天我们看唐诗宋词,用普通话来读,绝大多数很押韵,说明北京话与唐宋时期的洛阳话有密切联系。

  再说说吴獬老爷所在的清朝。在清朝,如果不会说官话(北京话),很难考取功名,很难当上官。清朝皇帝对官话(北京话)在体制内推广的力度很大,雍正皇帝就下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要建立正音书院来教官话,童生、秀才、举人必须学会官话,否则不许参加科举考试,因此,读书人、官吏、教育界人士是说官话(北京话)的主体。再来看吴獬的身世。他父亲吴芝圃在天津宁河县县衙任典史,爷爷吴泰义也是多地为官,而吴獬出生在天津宁河县,1845年,4岁的吴獬才随父母回到老家湖南临湘桃林,7岁开始读私塾,1853年又在河北学习写诗,1855年又回桃林私塾读书,1858年,中秀才。1860年又到岳麓书院读书,1863年开始在临湘陆城莼湖书院教书,1867年,参加乡试。1868年,回莼湖书院教书。1872年,参加科试。1876年,赴长沙参加省试。1889年,获贡士。1892年,任荔浦知县。1896年,决请改教,部选沅州府学教授,此后一直教书育人。从吴獬的人生经历看,他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候是在天津,而父辈都是官员,可以推断他小时候接触最多的还是官话,后来回桃林读书,在中秀才期间的14年里面其中有两年又在外地学习,此后一直不是教书就是考功名,由此可见,吴獬老爷会说临湘话,但他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说普通话,而且他不说普通话还不行:一是考功名需要学普通话,二是治理一方要说普通话,三是讲学只有说普通话才能跟各地学生交流无障碍。由此可见,吴獬更擅长于讲普通话,这就不难理解他的著作《一法通》为什么很多句子都是普通话,如“闲事莫管,无事早归”“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勉强不成买卖,压逼不成夫妻”,等等。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