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悦读

“命运从来是自己掌握”——浅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时间:2019-08-12 11:21: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1000.webp.jpg

截图20190812113138.png

 □聂 琳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自上映以来,三度刷新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最高记录。日前,影片连续多日获得单日票房冠军,累积突破28亿,跻身中国影史票房总榜Top8。

  知乎上,关于“《哪吒》”印象的问题下,有1000多条答复,除了不认命的主题,还有网友表示喜欢打破迂腐形象、明辨是非的李靖,感动于哪吒和敖丙过命的交情,以及太乙真人的一口标准川普……

  曾几何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79年前塑造的哪吒,是许多人儿时的偶像和国漫人物形象的标杆。而新电影中的哪吒形象, 烟熏妆,鲨鱼牙,外带颓废憔悴的神情,这既不怎么萌,也称不上帅,可以说颠覆了大多数人的既有认知。

  《魔童降世》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于国漫创作的一个突破。一方面,是动漫造型设计的独特,另一方面,这部电影的视觉质感同样无可挑剔,成熟的剧本完成度和完整的价值内核。

  电影几乎重塑了以哪吒为核心的所有人物关系。在故事设定当中,哪吒被魔丸“诅咒”,他被视为是邪恶力量的化身,这让哪吒一直都是被囚禁、被误解的主体。同时他也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力量,真实的身份被隐瞒而感到痛苦,不得不以一种“非我”的状态生存。这种“非我”同样在镜像一般的灵珠化身“敖丙”身上得到体现。

  电影的价值宣导是对“天生成魔”的宿命反叛,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触到了整部电影的情绪燃点。影片最精华的部分是天劫来临,天雷将至,哪吒与敖丙正邪之间交战犹酣,那一战,是哪吒不屈于命运的最后一战,是敖丙找回自我的一战。在最终天雷摧毁的时刻里,哪吒和敖丙,一正一邪,一灵一魔,融合与一体,融合成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打破了命运天雷的摧毁与终结,打破了世俗的成见,找回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每个人都有正邪两面,那一刻,无论哪吒,还是敖丙,其实不过是一个人的正反两面。命运的终结之战,也不过是一个人的正邪执念在斗争。最后的正邪合体,融合为混元,也不过是一个人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脱胎换骨的磨砺,最终,现实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握手言和而已。不管是人、是神还是魔,找到自己才是“打破是非定义”的关键,这使得原有的传奇故事在电影重塑下获得了新生。

  在这部电影中,丰富的表达层次让善恶形成了一道光谱,这也让哪吒的故事实现了“成人动画”的转向。而这可能为电影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宫崎骏系列、新海诚系列,甚至是《哆啦A梦》《蜡笔小新》,许多日本主流漫画都能算得上是摆脱了单一娱乐性的成人向动漫。“日本漫画的幻想超越了地域文化的边界,它们运用新世纪想象力中的体贴、人性、仁慈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有心理学学者认为,“成人向的动画内核其实在于更为复杂的思考。”在漫画创作与欣赏过程中,人们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从而获得纾解与满足。漫画作品中色彩表达与情绪寄托,其实并不受限于年龄。

  此外《魔童降世》不仅刻画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精神,更在女性社会角色、人生哲理等讨论上做出了诸多突破性的尝试。比如,《山河社稷图》的引入为整部电影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第二世界。电影中太乙真人掌控《山河社稷图》既成为了驯化哪吒的异世界,也成为了故事发展高潮中的主要战场。如梦如幻的社稷图令人痴迷,但又并非凭空捏造。《山河社稷图》和“哪吒闹海”一样,同样源自《封神演义》,作者在图中的一个空间独立成一朵花,或是一叶植物,隐喻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东方哲学。这让动画真正回归了应有的思考功能。

  在许多电影纷纷宣布从暑期撤档的时候,《魔童降世》有能力满足观众们的胃口。在国产动漫摸爬滚打的过程中,还需要从业者打磨技艺,需要先锋派勇敢实验,也需要拓荒者挑战陈规,这样更多有价值的普世寓言就不会遥远了。

截图20190812113425.png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