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足迹

望极连云已到家——刘志坚中将回故乡记事
时间:2019-09-23 09:19: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王幼飞 撰文·摄影

  刘志坚中将像

  刘志坚将军与乡亲交谈

  刘志坚与老红军方国安交谈

  1985年金秋十月,开国中将刘志坚和夫人刘菜瑛回到家乡平江县。刘将军时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党委书记,是在职首长。10月30日这天,湖南省军区、省委接待处有关领导陪同,派一辆白色小车送到平江,岳阳地区和平江县负责人在平江迎候接待。

  10月31日上午,刘将军一行去到县城东郊天岳书院,参观平江起义旧址。刘志坚将军身穿银灰色中山装,头戴灰色帽子,手拿着拐杖,从小车上下来,径直从天岳书院大门进去,走进东厢房,望着墙上挂着的彭德怀戎装像,久久不挪步。他动情地说:“你们想想,1928年正是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捕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志士的时候。身为湘军团长,每月有240块大银洋,却在这最黑暗的时候加入共产党,在这里发动暴动,领导起义,将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彭德怀这是什么样的壮举?这是什么样的共产党人? 1930年夏,彭老总率红三军团在这里召开打长沙誓师大会,我就是这个时候参加红军的。”

  刘志坚参加红军后,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全国解放后,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总政宣传部部长,总政副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

  刘老将军想起浴血征战、九死一生的岁月,感慨:“彭老总还是我的救命恩人啦!”他讲:“在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我右腿被打伤,长征到达云南又负重伤,都是彭老总批准抬着我继续行进。没想到我能活到今天啊,可彭老总去世10多年了。在我们这些老战士心里,他是永存不死的。”

  刘将军穿过走廊进入西边大房,这是原士兵食堂,经改造新设立了陈列馆。刘将军走进陈列馆,看到墙上挂有平江起义领导人的像,刘老指着其中的邓萍像说:“邓萍是长征中在打遵义时牺牲的,是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军团级将领,时年只27岁,太可惜了。”

  从陈列馆出来,刘将军沿着走廊看了原士兵宿舍,在馆内工作人员引导下进入休息室,稍坐喝茶。墙上挂有中央领导人和多位老将军为平江起义旧址修复、纪念陈列馆开馆赠写的题词,其中有刘将军写的“发扬革命传统,振兴中华”的条幅。他看到众人站在题词前欣赏,连说:“现丑了,现丑了。”纪念馆负责人已经摆好笔墨纸张,请求刘老再题词,他谦逊推辞不肯写。在场的地方领导帮忙劝请:“老将军难得回来,一定要请留下墨宝,好作纪念”。大家鼓掌恭请。刘老说:“又献丑了”,提笔写下:“继承平江起义革命精神,振兴中华,实现四化。”

  出大门后,刘老将军回望大门上“天岳书院”的牌匾,他高兴地邀请陪同的同志一起合影。刘老将军说话声音宏亮,眼珠墨黑,明亮生辉,看人视物,神采奕奕,身体健朗得完全不像年过古稀的老年人。

  这天刘老将军要回乡下老家去,县委副书记王惠湘陪同前往,我和县老干局傅依明局长同坐县委会的一辆吉普车随行。

  两辆小车往东行将近一个小时,越过牛串坪,远望莽莽连云山高耸蓝天,白云逶迤山腰,似壮丽的飘带,又像连绵的炊烟。车子进入献冲公社境内,在经过一个山岔路口时,前面的白色小车转向左边的一条机耕道。两辆小车往前开行了一段路,不断遇到有挑担、推车的行人经过,由于路窄,有点不好避让。这时刘将军要司机师傅停车靠边,自己下来要步行。大家都下车,跟着他往前走。

  刘老将军指着东南边大山 说:“我一望到连云山,就晓得快到家了。”故乡路遥是天涯,望极连云已到家。刘将军踏上魂牵梦绕回家的路,非常兴奋,指着远山边的一片农舍:“你们看,前面就是泗洲坪啦!”他似乎感觉儿童时的许多美好记忆涌来,精神抖擞加快脚步。他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这来往的人都是我们那个村里的乡亲。”过往的人尽管大多都年纪比他小,并都不认识,刘将军都不停挥着手向他们致意。乡亲们热情招呼:“刘老首长回来了,老首长好!”他回应招呼“乡亲们好!”

  刘将军虽拄着拐杖,但拖着多次受伤致残的腿,走起路来一拐一跛,明显很费力。随行人员劝他坐车,他不肯坐,总是说“快到了”。跟在后面的我们一行人深为感动,对这位身残志坚的“跛子将军”更生敬意。

  说起“跛子”的来历,还是毛主席讲的“劫法场”救出来的。1942年刘志坚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0月15日夜晚带领一个骑兵班,到六分区传达冀南区党委的指示,在一个村子与敌人遭遇。刘指挥向外突围的激战中,右腿被敌人的子弹打中骨头,摔下道沟里,被围上来的日军抓住。日军看到他的着装可能是个官,关押两天,问不出实情,要将他移送上级情报部门审讯。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冀南军区领导获悉情报后,紧急制定营救方案,派出精悍部队,在日军押送刘志坚的转移路上设伏。当敌人进入八路军伏击圈之后,营救队伍猛冲上去痛击押送的日军,战士们把刘抬下车,一大个子背起就跑。当日军得知被劫走的是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是迄今俘虏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时,惊呼:“上当,上当。”50年代初,刘志坚调总政工作,有次在怀仁堂东厅,毛主席握着他的手打趣道:“你就是那个劫法场救出来的,成了跛子的刘志坚。”刘敬礼回答:“报告主席,我是刘志坚。”

  刘将军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推翻蒋介石反动统治,创建新中国,历经血火征程,斗志弥坚,立下创业勋功,晚年还乡老病残身,百感交集。这样步行一里多路,往左走近一幢大屋。刘将军说着“到家了!”率先迈上大屋场的石台阶。

  这是献冲泗洲坪上井头屋。刘将军首先走到左边两间旧泥砖瓦房前,他指着那间很破旧的房子,对第一次来到老家的夫人刘菜瑛和随行人员说:“我就是在这间屋里出生的。”

  刘志坚将军1912年1月23日出生在这里一个叫刘梅成的贫苦家庭。

  父母去世后,族亲搬去长寿街了,这老屋无人居住,已经很破败了。刘将军神情凝重,一边察看一边讲着:“我祖父辈有三个,父辈单传,家里贫苦,但父亲会做木匠,送我读了两年书,还做了这两间瓦房栖身。我13岁离开这老屋, 去长寿街天主堂做长工。参加红军走了后再没有回来过这里,有55年,今天回来了。”

  乡亲们闻讯都围上来,刘将军向这些老少男女挥手,和他们互相问候,提出要和乡亲们照相合影。他和夫人站着,招呼小孩子们都蹲到他前面,和大家照了后,这时有人送来了椅子,大家请刘将军坐着再照。刘老请几位年纪大的坐在身边,与他们谈家常,关切地问现在的生活吃住、生产收成如何?还慈爱地问身边小孩子上学读书的情况。

  刘老将军和乡亲愉快地谈讲着,休息了几十分钟,提出要去父亲的坟地看看。一行人步行去到山边的学堂坪,走到小学校东边的地头,一棵老茶树下,荆剌茅草丛中露出一个坟茔,坟头上新割去了茅草。刘老夫妇在坟前肃立行礼。刘老讲:“我去当红军后,家里被称作“匪属”, 父母亲遭受到地方清乡队、挨户团的残酷迫害,到处逃难。1936年遭旱灾,父亲贫病交加,英年早逝。当时家里一无所有,乡邻只得用一张破草席将他包裹埋在这里,这是多年后请人收捡遗骨重新埋葬的坟。”讲到这,刘老将军难掩内心对先父的怀念,悲泪涕流,默默地从学堂坪山边走下来。

  接近响午了,刘老将军告别乡亲。他与送别的乡亲一个一个握手,激动地说着“再见,保重!”我在给他拍照时看到,他戴着淡棕色的太阳镜片后,眼泪双流。老将军一步一回头,无限深情地回望生养他的老家,走到机耕路上坐进车内后还放下车窗,朝外看着这父母般模样的乡亲,望着刻印着他童年欢乐记忆的青山绿水,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我们等他的车子开动后,才上车跟行。

  车子开进长寿街,刘老将军指着公路右边一幢大旧房屋介绍说:“那就是天主堂,我少年时就是来这里做工。”

  到了区公所,在稍休息喝茶时,刘老又给随行人员讲:“我是在来到长寿街后,才发现这里工人农民运动很热火,瞒着父母参加秘密活动的。1929年10月,红五军回到平江,我在这街上第一次见到彭德怀军长。”

  在长寿区公所食堂吃过午餐,稍作歇息后,刘老将军去到长寿敬老院,看望院里的老人。听到说刘志坚将军来了,老红军方正军快步从房里出来,抢着和他握手、问好。

  原来方正军与刘志坚是老战友,曾任红三军团四师十团的团政委,长征时调到军团当总务科长,长征途中因在战斗中受伤又患病,不能跟随部队前行,经批准回来老家治疗,后来进敬老院休养,年已85岁。两个老战友相见,共忆当年烽火岁月,互问现近安好。方老讲:“文革中听说你也遭难,真担心的。那年国庆招待会听到广播念有你的名字,好高兴啊!”刘老说:“身不由己,一言难尽啊。”

  刘志坚是我军文武双全的优秀政治宣传工作者,从1957年起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部长, 1966年5月“文革”开始时,任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副组长、全军文革小组组长。他坚持根据中央“军队不能乱”这个根本原则,主持起草了一系列关于军队参加文化革命的规定,却为“四人帮”一伙所不容。在1967年1月被江青、康生扣上“军队反动路线代表人物”的帽子,并诬陷为“叛徒”, 受到迫害批斗,被关押、审查近八年。

  刘老将军说:“那时吴自立搞了一部《怒潮》的电影,来北京找我,要支持,争取到平江拍,我批给了‘八一厂’的陈播厂长。后来有人揭发我‘为彭德怀翻案’,文革中更说不清了啊。”

  经毛主席、周总理干预,刘老将军1974年10月被解放出来,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1975年任昆明军区政委,1979年春他参与指挥了昆明战区对越自卫反击作战。1980年4月至1982年10月任昆明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80年中央军委为他正式平反,1983年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党委书记。

  从敬老院回到区公所,刘老将军和夫人商量,要随行的同志都留下休息,他俩与住在长寿街的亲人一起去看老母亲的坟墓。当晚,刘老将军从长寿街回到县城住宿,第二天离开平江往长沙。返回北京后不久,刘老将军满怀对故乡行的深情惦念,写下了《沁园春·老兵》一首:

  “三湘路遥,五岭山重,血火征程。有太行万仞,安肯俯首;黄河怒涛,穷寇灭顶。中原逐鹿,徐海陈兵,神州乐奏赤旗升。颂歌起,万众唱救星,心随东风。

  年少弃家从戎,一腔热血志在大同。又谁识春日,风起青萍?历经寒暑,方知暖冷。痛定思痛,求实辩证,万马军中一老兵。得宽余,莫忘前车鉴,伏案笔耕。”

  刘老将军1985年底退出领导岗位, 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6年3月1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5岁。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