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足迹

建立新中国, 这些平江籍将领立下丰功伟绩
时间:2019-10-08 15:25:0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u=2052416440,3748255751&fm=173&app=25&f=JPEG.jpg

  □凌 辉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雄伟壮丽庄重的开国大典在举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湖南口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时,全场沸腾了,全中国沸腾了。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阅兵式的平江第一个共产党员、曾任毛泽东办公室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李六如,还有傅秋涛、邱创成等平江籍解放军高级将领等,接受检阅的平江籍数千官兵更是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遥望南天,从故乡平江跟随中国共产党和领袖毛泽东打天下的战友们的英姿和往事,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在眼前。

  据统计,平江52位开国将军全都率部投入了解放战争。方强、刘志坚、钟赤兵、钟伟等27位将军率部挺进东北,投入了东北大决战、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张震、傅秋涛、钟期光等25位将军率部参加和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渡江作战及挺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用小车推出淮海战役的胜利

  1949年2月,陈毅在徐州召开的华东野战军前委扩大会上激动地说:“淮海战役是怎么胜利的,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而组织数万群众推着小车运粮支前的司令员就是曾经当过长工的傅秋涛。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国民党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一场巨大的战役,除了指挥得当,三军用命,还有一个关键要素是后勤保障。在解放战争中,我军并没有现代化手段保障战役后勤,但把人力保障发挥到了极致。如果说刘陈邓粟谭组成的总前委在战役组织指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担负主要后勤保障工作的华东局、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后勤部在后勤工作方面的成绩也不容抹杀。这里,来自平江的傅秋涛特别值得一提。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鲁南区委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鲁中南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徐州军管会主任、华东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1948年8月,华东野战军发起济南战役,作为支前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动员和组织了50万民兵参加战斗,准备了数万担架、挑子,全力支援前线,保证了战役的胜利。他任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期间,共动员200多万民工和民兵支前参战。他一身灰布衣,脚穿草鞋,双手抄起装满粮食的独车,嘎吱嘎吱地推着,走在推车民工的前头,累得满头大汗,用大布手巾擦了擦,又向前推。日间敌机轰炸运粮队伍,他传下命令:“日伏夜行!”。敌人把前面的桥梁炸坏了,他派出工兵和有技术的民工紧急抢修……就这样,千方百计地支前,与作战部队一道夺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挥师解放大上海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大都市。

  时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与副司令员粟裕指挥第三野战军,认真做好进攻上海的准备。

  为保证接管好全国的经济中心,张震还根据华东局的指示,着手起草了淞沪警备任务的有关规定。要求全力保护学校及名胜古迹,防止偷窃与破坏。对于如何对待外侨及领事馆人员,明令采取保护政策,其合法权利完全予以保障,不许侵犯。

  为使上海完整地回到党和人民手中,粟裕、张震和大家深入研究,拟订了围攻上海的战役计划。讨论中,大家认为攻上海有3种打法。一是久围久困, 二是突击市区,三是钳击吴淞。

  张震等认为,久围久困虽可解决敌军,但600万上海老百姓将随之受苦。突击市区,主要是从苏州河以南地区一下插进去,从里往外打,可收奇效。但实行此案,上海市区就可能在激战中被打烂。最后,均倾向于先在外围打,集中力量钳击吴淞。并明确规定部队一旦进入市区作战。不得使用火炮等重武器。陈毅司令员形象而风趣地说:进上海是瓷器店里捉老鼠,又要捉住老鼠,又不要撞坏一件瓷器。

  5月12日发起了向上海外围的进攻战。

  上海守敌共有8个军20万人,构成了三层防御阵地。在吴淞西侧的月浦、刘行一带是敌军防御的主要阵地,我军多次强攻,均未奏效。

  5月16日,粟裕、张震等研究了四天来的战况。随后,张震起草了淞沪作战战术指示,强调对敌永久性设防阵地的进攻,必须周密组织,选择其弱点,楔入其纵深,然后由敌侧背或由内向外打;集中火力攻击一点,以对壕作业接近敌碉堡,以小群动作轮番实施攻击,以炸药包开路,改变集团式进攻的办法等。5月23日,粟裕和张震命令各部队迅速发起总攻,大胆楔入敌之纵深,截歼逃敌。经4天激战,我军迅速占领了苏州河以南市区,直逼苏州河以北,吴淞、宝山、江湾、高桥等外围据点,也被我部占领。

  6月2日,解放崇明岛,胜利结束上海之战。

  创新政治思想工作

  解放战争开始,钟期光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协助粟裕、谭震林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使部队敢于碰硬,取得苏中“七战七捷”的重大胜利,创造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美械装备之敌的成功经验,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与表彰。苏中战役后,他十分重视1师2团首创的开展“功劳运动”的经验,组织华中野战军政治部编写了开展“功劳运动”的小册子,亲自题写书名,推动了全野战军各项工作的开展。延安新华社报道了华中部队这一经验,《解放日报》称“这是人民自卫战争中的一个创举”。以后中央军委将“功劳运动”正式命名为“立功运动”,在全军普遍推广,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产生了重大影响。1947年1月,华中野战军与山东野战军合并,组成华东野战军,钟期光任政治部副主任。在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他负责和参与领导前线政治工作,组织部署战役动员、战场鼓动、执行政策与纪律、战后总结等工作。他主持推广了华东野战军1纵队“火线扩军,随补随打”的经验;在济南战役中提出“随俘、随补、随打”的扩军方针,中央军委转发全军时,改提为“即俘、即补、即战”,对迅速扩大我军、赢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上海解放后,钟期光担任军管会政工部的领导,为恢复和稳定上海的生产与生活秩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全国解放前夕,钟期光参与创办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任副政委和党委书记,还亲自登台授课,为建设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新中国成立后,钟期光奉命协助刘伯承创办全军最高学府——军事学院。毛泽东主席称赞说:“延安有个清凉山,南京有个紫金山”,将南京“军大”比喻延安“抗大”,对军事学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进军贵州 解放广州

  1949年2月20日,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以原第一纵队等部队组成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杨勇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委。

  苏振华原名苏七生,扛过长工,讨过米,参加红军时,彭德怀给他改名为苏振华。因作战有功,曾获红星奖章,毛泽东称他是“工农分子与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典范”。此时,他和杨勇率第五兵团开始向长江边运动,于4月21日晚,抢渡长江,一举成功。4月25日占领江西景德镇。杨勇患病休养,苏振华率部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5月6日抢占战略要点浙江衢州,五兵团乘胜追击,连克上饶、玉山、江山、开化等地,解决了安徽省主席、中将保安司令张义纯以下2.8万余人……进入赣东北地区后,苏振华兼任中共赣东北区党委书记,统一领导开辟新区的工作。

  1949年9月4日,杨勇、苏振华率第五兵团开始向西南大进军。部队直入贵州,多路进攻,连克天柱、玉屏、三穗、镇远、岑巩等城,迅速打破了敌之黔东防线。14日23时,占领贵阳。

  方强自小随父在码头做苦工,14岁参加革命,22岁就成长为红军第22师政委,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连续打了22年苦战、恶战。解放战争的三大决战就参加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多次身负重伤。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方强率部进驻北平。5月,他被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任命为四十四军军长。率部日夜兼程南下,渡过长江后,协同43军歼灭江西之敌。于9月率部向广进军。在解放广东战役中,方强和军政委吴富善指挥44军共毙敌、俘敌4000余人,敌向我投诚4395人,击沉舰船4艘,缴获各种大炮54门,枪支2800余支。于1949年10月15日一举解放广州、佛山、深圳等地。随后,方强兼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创建了中南海军。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