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热搜 >今日微信爆文 >微信推荐

中电装备:尼罗河上的电波
时间:2020-01-21 16:21:12 来源:人民网

  经过六年的建设,“一带一路”正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如何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本文带你深度透视“一带一路”建设者们的故事和“五通”的丰硕成果。

“尼罗河大跨越”:中电装备承建的埃及EETC项目

  “暴风雨卷着气流和陨星凝聚,在尼罗河上空的圆瓮中,不断地督促河水,向远大的途程涌进。”这是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笔下的尼罗河。

  在2016年EETC 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来到埃及之前,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下称“中电装备”)埃及项目部项目经理、工程师蔡永平对尼罗河的认知,还只是初中地理课本上的一个地名。

  如今,蔡永平和他的同事每日穿梭于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之上,亲眼见证了雪莱笔下的尼罗河之景。尼罗河上的另一景——跨越尼罗河的输电线路,则与他们的工作息息相关。

中电装备承建的埃及EETC项目

  2016年是中埃建交60周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埃及电力与新能源部签署了埃及最大的输电工程——EETC 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合同,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所属的中电装备作为总包方建设。成为中埃产能合作首个成功签约、执行和融资关闭的项目,由此拉开了中埃产能合作的序幕。

  当时,“一带一路”倡议已提出近三年,正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推进。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埃及电力与新能源部签约之后,中电装备成为第一家进入埃及的中国电力公司,将在北部尼罗河三角洲区域和中南部,建设总长约1285公里的EETC 500千伏输电线路项目。

  在中电装备进入之前,埃及的电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对于尼罗河畔的居民来说,跳闸断电是家常便饭。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断电意味着与外界失联。

  在埃及的炎炎烈日下,蔡永平带领项目部的同事,全力推进工程履约。高峰时期6条线路同时建设,各线路间存在大量交叉设计和批图冲突,物资调配也面临考验,项目部全面统筹、实时调整、动态协调,并创造性地开发出EPC物资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将困难逐一克服。

  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部逐步总结出了适合埃及项目的项目群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项目群管理优势,基本实现了标准设计、集中采购、智能物资管理、标准化、统一化施工管理目标。项目在尼罗河两侧建设高达175米的跨河铁塔,这条EETC 500千伏输电线第一次跨越尼罗河,其高度、塔重和跨度均创下埃及电网系统的新高。

中电装备承建的埃及EETC项目

  对于曾经参与过珠江和黄河跨江输电工程项目的蔡永平来说,在尼罗河上架线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时间。为了更好地保护尼罗河航运,埃及政府当时要求升高导线,架线的铁塔亦须随之增高,这使得工程量增加了三分之一,但工期时间并没有增加,给项目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

  此外,项目的十几条线路遍布埃及人口集中的主要地区,而埃及允许土地私有化,由于征地等原因,时常导致线路路径调整,也大大增加了中电装备的时间成本。

  此外,初来乍到的中电装备还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比如,施工高峰期恰逢斋月,根据当地传统,埃及工人白天休工。为了保证按期交工,蔡永平从国内紧急调遣了200名中国工人,安排在白天施工,晚上再由埃及工人工作。在夏天则避开中午高温阶段,下午4点以后才开工。

  最终,工程如期完成,并创下当地同类型项目建设周期最短的纪录,尼罗河畔拉闸限电的日子从此成为过去。埃及电力与可再生能源部部长谢克尔对项目的建设标准和质量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工程实施引进了中国先进的输电技术和理念,帮助改造了埃及现有的老旧电网,民众生活质量有了新的改变”。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先导。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建设,将改变目前制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化合作的“薄弱环节”,为“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带奠定基础。

  作为合同总金额高达7.58亿美元的大型项目,中电装备面临着如何合理安排融资结构的现实问题。

  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方案,创新金融供给,满足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将充裕的资金引入到可持续发展的“一带一路”项目中来,对于政策制定者、参与的企业与金融业都提出了挑战。

中电装备承建的埃及EETC项目

  中电装备总会计师杨果表示,中电装备的财务工作要服务于“一带一路”项目的开拓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并嵌入到业务开发和执行的过程中。在其看来,合理的融资架构的核心是符合项目进展的需求,能够使工程效率与效益皆有效发挥。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我们要考虑融资结构和模式与项目的匹配性、融资的可行性,以及久期的安排等要素。还要看到一些隐性成本背后的风险和挑战,比如不同币种的合理选择和汇率风险,都要审慎地进行合理评判。”杨果表示。

  中电装备的埃及项目初期,采用了与三家中资银行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合作的“三行一保”模式。同时,还与汇丰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据了解,为了更便捷地为中电装备提供融资服务,汇丰银行根据其生产经营、业务扩张、战略重点、本身财务和业务需求,对其进行总体授信,并为其配备了说中文的客户经理对接,让初来乍到埃及的中电装备没有语言隔阂。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中国”)副行长兼环球银行联席主管张文杰建议,“一带一路”很多项目尤其基建类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缺口大,需要更多的金融机构合力给予其资金支持。除了国际或本国商业银行,国际或区域多边机构、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出口信贷机构等都可以参与进来。在融资模式上可以探索更加多元化,通过有竞争力的融资手段来支持项目的开发,可以共同促成项目成功融资。

  在国内外多家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中电装备已成功运作了多种融资模式,满足了电网基础建设领域的不同合作模式,比如埃及项目是买贷模式,邻国的埃塞俄比亚GDHA 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则为卖贷模式。

  张文杰表示,“一带一路”项目涉及的资金数目通常较大,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于满足“一带一路”项目的资金需求非常重要,中国企业应根据建设期和运营期等不同阶段,配置不同的融资模式来满足不同时期的需求。

  随着中电装备EETC 500千伏输电线路的推进,以及埃及国家复兴计划的实施,该国的输电网络建设已基本成熟,电力市场的需求度明显下降;而在欧洲本土银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现状下,埃及对多元化低成本的融资贷款需求日益增长。

  蔡永平介绍,目前埃及的大项目和紧急项目基本已告一段落,对低成本高质量短工期的工程的要求相对增加,市场化公开竞标的价格战激烈。中电装备亦面临转变市场策略,比如,针对业主的实际需求,如何通过挖掘能够体现国家电网的技术、经验优势的项目,逐渐向电网升级、效率提升和跨国联网等方面倾斜。

  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杨果建议,目前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外汇管理等制度和机制上的相应安排,提升识别风险的能力、增加企业的风险保障。同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希望有更灵活的调整机制,以便更好地引导并服务于企业。

  杨果认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要以更加国际化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看待国际市场的开拓。“我们要把比较成功的技术、模式和经验推向国际市场,而不只是推介某个项目,要发挥中国的力量,帮助提升当地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项目实施,改善当地国家的生活,实现共赢。”

  如今,沿着尼罗河这条世界最长的河流,蔡永平与中电装备项目组的同事们,顺流而下,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埃及有句名言:“喝了尼罗河的水,你还要再来。”抽空回国休假的蔡永平,很快又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尼罗河畔。这个春节,他依然没有机会和家人共度。

  “那条路如今又出发,万里坦途一路到天涯。梦在穿越,心已到达,眼前蔓延着锦绣,锦绣的神话。”那英的那曲动听的《丝路》,如同道出了“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心曲。


(编辑:刘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