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财经 >专题

白银青螺出好茶
时间:2021-10-20 12:09:19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采访中心

mmm.jpeg

刘衍清先生送来一大摞文稿,是他和赵丈田先生关于黄茶(君山银针)的新著,并嘱我写几句活。赵先生我并不熟悉,但我知道他是岳阳的茶叶专家,经常有关于黄茶的文章见诸报端杂志。刘先生不用说了,我称他为衍哥,叫了几十年,这位到目前为止,仅存的“岳阳八怪”,近年致力于研究本土文化,岳州青瓷,岳州扇,出了几本书。君山银针就更不用说了,经常在媒体上鼓与呼。

最近,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  制作技艺)榜上有名,内心特别激动。我到岳阳快五十年了,开头十年,在原岳阳地委和市委办工作,后接着三年到报社,再后来一直在文化部门。经常有外地的朋友问,你们岳阳有什么特产?我不加思索就回答: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确实不同凡响,君不说早在唐代就被列入贡茶,文成公主远嫁西域,丰厚的嫁妆里,就有我们的㴩湖茶(君山银针的前身),也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君山银针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奖,也不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君山银针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信阳毛尖、都匀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列为全国十大名茶,单说全国解放后,君山银针才真正迎来了她美丽绽放的春天。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多次陪同朋友到君山,在茶园里看他们采摘,进厂房看他们炒茶,方知君山银针并不虚传,来之不易。比如说采摘,他们都有硬性规定,叫做“九采九不采”:雨天不采、露水芽不采、冻伤芽不采、紫色芽不采、开口芽不采⋯⋯据说,最能干的人,一天也只能采四两鲜芽,还有那炒茶,用的是小锅,下面烧木炭,锅烧红了,放进鲜茶,用手翻炒,稍有不慎,手上就会烫起泡来,其艰其苦,可想而知。

山不在高,有茶则名。最高峰才海拔70米的君山,就因有了银针茶,早已享誉国内外,。在封建社会里,她每年向朝廷进贡18斤。解放后,毎年上交给中央办公厅30斤。1987年,我有幸进了中南海,来到中央顾问委员会办公厅,一位老领导的秘书接待了我,他打开柜子问,你喝什么茶?我这里什么好茶都有,我一看,乖乖,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大红袍⋯⋯少说也有十多种。我说,要我选,还是喝君山银针吧!有的茶,好看不好喝,有的好喝不好看,只有我们君山银针,既好看又好喝,清香延绵,回味无穷。秘书哈哈大笑,忙给我泡了一杯。

我们得真诚地感谢赵丈田、刘衍清两位先生,随着君山银针一书的问世,我充分相信,会有更多更多的人喜欢我们的的君山银针为代表的黄茶,会有更多更多的人喜欢我们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岳阳。

作者简介:梅实 (1953~)湖南临湘市人。中共党员, 本科文化, 文学创作一级。曾任中共岳阳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岳阳晚报》总编,岳阳市文化局党组书记、局长。著有长篇小说《驿动的红楼》,散文集《梅实散文》《岳阳旧事》《胡思乱想》《我的幸福生活》,剧本集《梅实剧作》,长篇报告文学《光明颂》、《长炼人》等。新编历史剧《弃花翎》1997年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剧作奖。

(编辑: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