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足迹

​战地黄花分外香——王首道1984年视察平江纪事
时间:2022-02-08 12:46:13 来源:岳阳日报特稿部

1589441448.jpg

王首道同志像

□ 王 幼 飞

1984年3月阳春时节,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王首道偕夫人易纪均,在省委领导尚子锦等陪同下,9日来到平江县视察。当王首道一行上午到达平江时,时任中共岳阳地委书记詹顺初、平江县委书记刘国权等在县委招待所等候迎接。

253329016.jpg

王首道(右)与王震(左)王恩茂(中)合影。(资料图)


关心老区建设

小车抵达汨罗江边过平江大桥时,王首道副主席好像自言自语:“这里过去是人过浮桥,车子要过轮渡,建了大桥就方便多了。”

他说:“我一到平江,就想起了彭德怀同志。我第一次见到他,是1928年7月24日,平江起义后第三天。我接到通知后和李贞、李治民几个同志赶来平江,来之后才晓得是开庆祝大会,会上宣布成立红五军,建立平江县苏维埃政府。我那时任浏阳县委书记,有了红五军,我们平、浏、修、铜各县游击队再不怕国民党军‘清乡’了,开会时好高兴好激动。时隔50多年了,恍如昨日啊。”

这天下午,刘国权就平江县工农业生产与发展情况向王老一行作汇报。

当汇报讲到平江县从1964年开始,充分利用汨罗江的丰富水力资源,大搞水轮泵站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小水电建设的先进典型时,王老听着很感兴趣,要他们讲具体详细点。

平江县经过连年大办小水电,到1966年已建成拦河坝21处,水轮泵站20座,安装水轮机110多台,发电机装机容量2231千瓦。这些水轮泵站建设为全县提供了电力,扩大了提水灌溉农田面积,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工农水业生产发展。1966年3月,国务院农村办公室在长沙召开南方十省水轮泵站建设现场会,组织与会代表到平江参观水轮泵站。1966年7月,全国农业机械化在武汉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与农业、水电部门负责人,在湖南省委书记李瑞山、华国锋等陪同下,率参会的各省区代表120多人,专程到平江参观青冲、横槎等水轮泵站,在全国推广平江山区建设小水电建设的经验。王老听着很高兴,在笔记本上不断做着记录,表示这次一定要去看看水电站。

GetAttachment (2).jpeg

上世纪80年代平江县黄棠水电站全景。王幼飞摄

第二天上午,王老一行在詹顺初、刘国权等陪同下,去黄棠电站参观。黄棠电站位于汨罗江中下游,王老一行先观看了大坝、机房。他站在大坝岸边,看到滔滔汨罗江在此被高高矗立的大坝拦腰截断,大坝上高峡出平湖,坝下是激流飞浪,机房内机器轰鸣,十分雄伟壮观。王老感慨地说:“这个水电站修得好啊!汨罗江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是应该充分利用起来。”

随后在小会议室,电站负责人介绍了电站的运行发电情况。这黄棠电站1978年建成,属低水头电站,由于装机容量偏小,调节性能差,水力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县水电部门的同志汇报了扩建计划及资金短缺困难,想请王老向省或中央反映,给予关心支持。王老听后说:“你们的扩建计划很好,这个骨干水电站扩建好了,对平江老区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作用。我将把你们的实际困难向上面反映。”王老一行在黄棠午餐后返回县城。

11日正值星期天,王老不休息,提出要看一下工厂。王老一行先去到平江县石膏板厂。王老等察看了生产成形等几个车间,看了科研试验室。听厂长介绍:石膏板厂是由村办企业发展起来的,产品销售到全国20个省市,特别是新研制的防水防潮石膏板等品种获国优、省优称号。王老又看了防水防潮产品陈列室,觉得这种石膏板美观实用,十分高兴,称赞“很有开发前途。”厂长请王老给石膏板厂题词,王老说:“对这些社办、村办小企业,应予重视支持。可以写。”当晚回到招待所后,王老题写了“书赠平江石膏板厂:开拓前进,大有作为。”

王老一行又来到平江潜水泵厂。厂长引领着他们先察看了车间,参观了生产的潜水泵产品,汇报全厂年总产值已达到150万元,利润达到7万元时,王老称赞说:“山区小厂能达到这个水平,不错、不错。”接着,厂长汇报了新产品开发,年产潜泵可由7000台增至1.5万台,只是由于资金不足,厂房狭窄,需要上级支持时,王老当即表示,我回长沙后向省里反映一下。

下午,王老一行还去到县城北郊的平江火柴厂视察。厂负责人陪同王老一行参观几个生产车间,当来到第三车间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套火柴盒。王老兴致勃勃拿起一盒也套起来。厂负责人汇报谈到:火柴从建厂投产到现在还是每盒2分钱。王老高兴地插话说:“这很好,本小利微,造福人民。平江山区发展火柴有前途。”王老还询问了工人的生活福利等情况。厂里为王老他们准备了晚餐。王老婉言谢绝,仍回招待所就餐。

晚上,县经委负责人来到县委招待所,向王老专题汇报平江工业情况,汇报中谈到平江工业生产有两大困难,一是氮肥生产缺少煤炭,影响生产;二是平江水泥厂生产设备落后,生产炉出现裂缝,急需资金改造。王老听完汇报后,当即写了两封信,一封是为解决煤炭问题给河南省委领导写的,另一封是为解决资金问题写给湖南省政府领导的。

12日晚上,王老还在县委招待所听取县水电局关于平江小水电发展情况的汇报。听完汇报后,王老应邀题写:“平江县委、人民政府留念:发扬革命传统,开发老苏区,实行综合经营,办好小水电。”

平江县党史办原主任徐许斌介绍:王老对平江老区建设十分关心,此行回去后,他向湖南省和中央有关部门介绍了平江发展小水电站的好形势,反映了实际困难,得到上级重视,国家投资1000多万元给予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毛致用、熊清泉、周政等亲赴平江,到潜泵厂调查考察,拨了180万元技术改造经费。副省长周政派省经委企改局赴平江水泥厂了解情况,省政府批准解决平江水泥厂资金488万元,其中150万元为拨款,其余为贷款。还为平江工业系统落实了11个改造、生产项目,解决急需资金1030万元。


                                                                                                                        缅怀革命英烈

GetAttachment (1).jpeg

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延安检阅王震、王首道率领的南下队伍。(资料图)

12日这天,王老一行参观了白水电站,去徐家洞电站途中,来到嘉义镇,先往烈士陵园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接着又参观了新四军平江通讯处旧址纪念陈列馆。

1938年1月,在湘鄂赣边区坚持了三年苦斗的红军游击队主力,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2月从嘉义出发,开赴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在平江嘉义设立“新四军平江通讯处”,领导湘鄂赣边区的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6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杨森部突袭新四军驻平江嘉义通讯处,将涂正坤和罗梓铭、吴渊、曾金声、吴贺泉、赵绿吟等一批党员干部杀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

当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王老说:“‘平江惨案’发生后,我正在延安。延安举行了大会追悼烈士,毛主席发表了《必须制裁反动派》的演说,记忆犹新啊。”在陈列馆内,王老详细观看了陈列的文字图片和烈士们的遗物。当他看到涂正坤烈士像时,他停步凝视着照片,对陪同人员深情说:“涂正坤是湘鄂赣省委的一位好领导,1926年我在浏阳工作就和他相识,他是平江第四区区委书记。我任湘鄂赣特委书记时,又与他共事,他是干部部长,袁国平为宣传部长。1930年春平江县委遭到破坏,特委决定由我兼任平江县委书记,到4月间决定涂正坤接任平江县委书记。他瘦高个子,很有组织才干,斗争又坚决。抗战时期,他没有死于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却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他牺牲时只有40多岁,令人痛惜,这都是国民党反动派欠下我们的血债啊。”

王老关切地问:“现在涂正坤的遗属生活情况如何?”县委领导连忙答道:“他儿子涂明涛现在县委机关工作,他爱人跟儿子一块生活,国家每月给予补助,生活没有问题,目前身体还很健康。”

王老听后道:“这就好。1945年我同王震等率领南下支队到平江时,本想去看望一下他的遗属,可惜他的遗属避难在外,一时没有打听到,我工作也安排不过来,没有见到。”

王老讲的南下,是1944年10月党中央决定组成八路军南下支队,准备到湘粤交界山区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由三五九旅为主力约5000人,王震为支队司令员,王首道为政委,王恩茂为副政委。

南下支队出征前在延安举行誓师阅兵式。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检阅部队,都作了动员讲话。南下支队1945年2月渡过长江,取得痛歼日军的大田畈大捷后,3月攻取平江,在县城景福坪召开大会,宣布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4月报请中央批准成立了湘鄂赣边区党委会、军区和湘鄂赣边区行政公署;以王震为军区司令员,王首道为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全面领导湘鄂赣边的抗战斗争。不久南下支队向湘粤赣边区进军,后来随着抗日形势发生变化,遵中央指示立即北返中原,与新四军五师会合,编入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序列,王首道任中原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46年9月15日,三五九旅胜利重返革命圣地延安,创造了八路军南下支队征战两万余里的奇迹。毛泽东称这一壮举为“第二次长征”。

王老说:“中国革命的胜利,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都有革命先烈流血牺牲的巨大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烈士们,对烈士遗属和后代给予照顾是应该的,这不是搞特殊。这项工作十分重要,我们的干部要重视,应于认真做好。”

晚上,王老在县委招待所接待了原中原突围人员的来访,仔细询问和核实了情况,实事求是地在他的报告上签了意见,帮助其后来落实了有关政策。


                                                                                                       重温战地乡情

GetAttachment (3).jpeg

油菜一片金黄   王幼飞 摄

徐家洞电站,修建在连云山中徐家洞的峡谷里,大坝上是群山环绕的巨大水库,坝下是深沟溪涧,激流飞瀑。大山脚下遍地是金黄油菜花,到处鸟语花香,一片明媚春光。

王老情不自禁赞叹:“真是变化大呀,这山里头搞小水电真好哟!”他对随行的人讲:“这些山洞我过去都跑过的,我老家就在这山南边大围山下的张坊。”

999007029.jpg

1982年王首道和夫人易纪均回浏阳老家与乡亲合影。(资料图)

王老1906年4月生于浏阳县张坊区上洪乡上洪村蟹形河排屋场的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参加革命工作,加入共青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这年冬入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被派回湖南从事农运工作,后任中共浏阳县委书记、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王老从大革命时期起,就与平江结下不解之缘。

看了电站后在焕新林场稍停休息。王老关切仔细地询问了林场的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他告诉林场职工说:“你们这里我来过。从这辜家洞翻山过去就是浏阳达浒,还有那边灶门洞、徐家洞、芦头洞,都直通浏阳。我们赤卫队、游击队遇到情况紧急就上山。湘鄂赣边为什么红旗坚持不倒?为什么能在国民党军队包围中建立红色根据地?我们党领导搞革命,就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利用连云山、幕阜山、九宫山、药姑山与敌人周旋的。这里的群众,这些大山,对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有大贡献的啊。”

13日上午,王老去长寿镇视察。一进长寿街入口,他指着右边一幢旧建筑给随行的人介绍:“那是天主堂,湘鄂赣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开的。”

王老一行走进长寿区公所,区委书记罗懿芳准备汇报,王老说:“不要汇报了,下去农民家里看看吧。”在罗书记陪同下,王老一行来到致富村农民专业户杨培民家。

杨培民是当地有名的致富户,王老问杨培民家里有几口人、一年收入有多少、主要靠什么致富?杨培民回答说到主要靠烧红砖和喂猪致富。王老接着又问: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杨培民说:主要是到烧砖时雇请了人。王老又继续问雇请的人员每天给工资多少?每年上交国家税收多少?杨培民回答后,还汇报说:“我致富后,每年春节前给本村五保户、困难户送钱、送肉、送炭,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王老听后高兴地说:“你致富不忘国家,还帮助其他困难户,这很好。你要再接再厉,一户带多户,但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啰!” 王老一行参观了红砖场,看了他家的猪圈后,王老连声称赞说:“这猪养得好。”

回到长寿区公所休息时,王老说:“这长寿街,我曾来过多次哟。平江起义后,国民党反动军阀来围攻红五军,彭老总率部撤退就经过长寿街,转战平、修、铜。我们浏阳游击队编入红五军第2纵队。彭老总率主力去井冈山后,黄公略、吴溉之等率领我们在湘鄂赣打游击,后来重建湘鄂赣特委,任命我为特委书记。”

王老参加过湘鄂赣出生入死的斗争,对平江很有感情,战地重游,触景生情,情不自禁给随行人员讲: “1930年7月,彭老总率红三军团攻克长沙,建立全国第一个省苏维埃政府,李立三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他未到职,由我代理。后来反革命调集了大量军队反扑,敌强我弱,我们便带了一些物资从长沙撤退,转战到长寿街来,省苏维埃政府机构人员也随着撤退到长寿湘高大屋。1931年9月在这天主堂召开了湘鄂赣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接着湘鄂赣特委改建湘鄂赣省委,我被调到省委工作。湘鄂赣边区省委和湘鄂赣省苏维埃政权建立,对边区革命起了重大推动作用,随后边区20多县相继建立红色政权,湘鄂赣苏区进入了全盛时期。这年10月我被调到湘赣苏区去了。”

王老感叹说:“湘鄂赣苏区的大发展,完全是彭老总率领红三军团打开的局面。彭老总为革命劳苦功高啊。他严格律己,对亲属也是这样啊。”他还讲了一件事:1944年南下,临行前彭总带他的侄子彭启超来,要我们带他一起南下。彭总还一再叮嘱,要我对他的侄子严格要求,生活上不要照顾,更不许吃小灶。彭老总艰苦朴素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严格要求他的侄子,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我永远难以忘记。

在长寿镇上视察时,王老他一路步行,望着连绵的山岭,清澈的溪河,田地里的油菜花,感叹:“我看到这些山岭,这田垅、溪桥,好熟悉啊,好像又回到家乡一样。”在参观长寿酱干厂等企业后,王老说下午要从长寿直接去长沙,不经过县城了。罗书记听说后,赶紧通知到区里,交代吃中饭时要搞点好特色菜。王老连忙对罗书记说,“快告诉他们,不要搞什么招待,只要搞点酸菜蒸肉就行了。”

他说:“过去打游击时,敌人在山下封锁,我们在山上活动,经常断粮没盐。我曾在这山里吃过山民家里茴丝饭、黑酸菜,那真是好吃啊。当时能吃到一碗茴丝饭,吃点黑酸菜,都是美味佳肴,成了一种奢望。”战地重游引思量,茴丝酸菜似故乡。吃午饭时,应王老要求,区上炊事员特地煮了茴丝饭,蒸了酸菜肉。王老吃得津津有味,连声说:“这个好吃,还是那个味道,好吃!”

午饭后,王老一行稍作休息后,在区委罗书记陪同下,去到长寿光荣院看望在院休养的老红军、革命老人。王老向老红军何厚良等一一握手问好,并询问了他们的身体、生活情况,还到老人住的房间察看。当他听到老人们众口一声称赞在光荣院生活很好时,王老满意地对院长说:“你们光荣院办得好。这些老人过去受了许多苦,现在照顾好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这是我们的责任。”

随后,王老一行乘车离开长寿街,离开平江县境返长沙。有陪行者吟打油诗道:

幕阜山高连云长,汨江两岸耀金光;

溪桥老树频上眼,战地黄花分外香。


(编辑:黄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