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财经

雄安新区放红利:31家央企表态参建 投资或达上万亿
作者: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12日    责任编辑:许铭

据新华社电 雄安新区自设立起就受到各路资本的密切关注,究竟哪些产业更受到资本青睐,哪些资本能从中分得红利?也成为了舆论焦点。4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指出,我国要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核心,为河北注入全新的高端产业。而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此前也公开表示,雄安新区在规划上要达到国际一流城市水平。

业界指出,未来雄安的投资规模或达到上万亿元,而依据雄安的“高点定位”,基础设施建设、高科技、新型产业等领域发力的央企或得到最初红利。


基建与高精尖领域占先机


4月1日,雄安新区横空出世,中共中央、国务院当时就提出,雄安新区要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按照中央部署,未来的雄安新区既要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还将与北京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错位发展,形成北京新的两翼。专家解读称,规划雄安新区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端定位,集聚全国优秀人才,吸纳国际人才。

在中央定调的同时,业界也纷纷表态。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公开表示,对于雄安新区,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4月9日,谢克昌指出,要以雄安新区建设为核心,建造发展定位高、公共服务能力强、产业结构优的新城,为河北注入全新的高端产业。

“雄安新区的建设势必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而新区定位高端,高精尖产业也将成为投资热点之一。”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雄安新区未来将承接大体量的科研资源迁出,可能设立国际实验室或全国性基地,一些地处北京的中央部署高校也可能搬迁至雄安新区,但新区目前的轨道交通、道路建设、商业配套的建设程度还不够完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都有可能成为投资者在雄安找寻到的第一片蓝海。


31家央企表态参建新区


实际上,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央企欲与新区深度对接的消息不绝于耳,上周明确表态的央企还仅停留在个位数,经过一个周末的发酵,国务院国资委微信公众号4月10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1家央企发声将参建新区,其中又以基建、科技、能源类央企居多。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称,央企之所以在短期内密集表态,一方面是因为雄安新区确实是难得一遇的重大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央企对于新区建设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需要带头进行表态,也为民间资本指明方向。

在具体发展领域上,央企也确实更为青睐高新技术领域。航天科工希望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雄安新区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中铁表示,要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市政建设、绿色建筑、智能城市等八个方面的领先优势,为雄安新区的高标准建设作贡献。

“其实智慧城市、绿色建筑都是目前产业发展的前沿,也是央企、国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这也与雄安新区的高精尖定位不谋而合。”李锦表示,如果央企、国企在旧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物力调整适应,但雄安新区是一片全新的投资蓝海,央企可以将转型目标与新区的定位衔接起来,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资金热捧雄安板块 A股市值一日劲增近万亿
节前窄幅震荡已久的A股僵局,被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概念股打破了。4月首个交易日,随着雄安新区的政策利好点燃市场做多热情,A股出现久违的普涨行情,大盘放量上涨近1.5%。与此同时,叠加雄安概念的港股通标的也受到内地资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