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新任市委书记胡忠雄发布署名文章《坚持项目为重 突出实干担当 切实肩负起加快岳阳发展的历史责任》,为岳阳抓项目、促发展指明了方向。项目建设是加快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而项目谋划又是项目建设的源头和基础,也是招商引资的前提和载体。推动项目建设首先要抓项目谋划,只有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抓项目、打基础、添后劲,才能破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谋划好岳阳城乡建设发展的项目?笔者结合岳阳实际,谈谈个人的感悟:
一、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提升发展的支撑力。经济要发展,必须要有产业作支撑。就岳阳而言,一是做强石油化工、电力、造纸、再生能源等优势主导产业,将项目谋划重点放在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和提升行业竞争力上,着力谋划一批十亿元乃至上百亿的大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夯实产业主支撑力。二是做大电子、商务、纺织、物流、医药等传统优势行业,着力谋划一批产业集群项目,将配套产业聚集和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城镇产业,夯实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做优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紧盯行业龙头,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和创新型大项目,在部分领域形成若干占据产业链高端的行业龙头企业。
二、以交通项目为先导,提升发展的辐射力。立足于岳阳“大交通”,充分发挥交通在发展中的辐射作用。一是依靠“港口”,发挥好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的优势,增强我市区域交通枢纽地位,谋划一批重大交通项目。二是紧贴“高速”,突出岳阳区位优势,谋划好“纵”、“横”两向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项目建设。三是打造“网络”,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半小时经济圈”为目标,着力打造辐射周边的交通网络,全力谋划好延伸到乡镇和相邻的九江、咸宁、荆州、益阳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项目。
三、以城镇项目为基础,提升发展的承载力。一是着力海绵城镇城建,高起点谋划好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集镇道路建设项目和城镇供排水、供电、供气、公交、通讯、医疗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二是着力棚改全面清除,以中心城区为龙头,全力谋划好棚户区、城中村、老城区、城乡结合部、厂区矿区改造项目,改善居民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三是着力城镇环境优化,以水环境整治为纽带,积极谋划好江、湖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尽早实施“五湖连通”工程建设,让城市的水“动”起来,增强城市的灵气;精准谋划好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项目,加大污水处理力度,让城市的水“清”起来。
四、以旅游项目为手段,提升发展的吸引力。岳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并且知名度非常高,享誉中外。如金色的洞庭湖、天下的岳阳楼、情溢的君山岛、古老的张谷英、神秘的大云山、屈原投江殉国的汨罗江等等。这是大自然和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先辈负责、对子孙负责、对文化负责的态度,谋划好一批优秀旅游项目,尽快保护好、包装好、建设好、开发好这些优势的旅游项目,全面增强岳阳对外的吸引力。
(作者系岳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