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天下> 国内

中国挑战美价值观?特朗普这么说啥意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01日    责任编辑:李璇

  每年一月或二月,美国国会就会迎来总统的国情咨文,其中总统将阐明新一年的施政纲领。北京时间1月31日上午,特朗普发表上任以来首次国情咨文演说。

  特朗普当天讲了80分钟,这让他成为在国会发表演说时间第二长的总统。国情咨文,说通俗些,就相当于美国总统做的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对一年以来内政外交的盘点,同时也会对一些议题进行展望。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上午通过直播围观了这场演说,整体感觉是说美国国内多,谈外交少;列举成就多,对未来展望少;关于对华政策,仅提及一次。

  那么,对于特朗普上任以来首份国情咨文,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演说中对中国的措辞中又能看出怎样的对华观?

  上任一年的成绩单

  开篇,特朗普不忘夸了夸自己,列举上任以来的成就。

  “自选举以来,我们创造了24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包括20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在制造业。失业率达到了45年来的最低水平。经过多年的工资停滞,我们终于看到工资上涨了。”

  诸多成就中,最让这位“满岁”总统自豪的当属税改。

  特朗普说:“正如我11个月前在这个讲台上向美国人民承诺的那样,我们制定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减税和改革。”

  CNN评论称,特朗普国情咨文80%说他做了什么,只有20%说未来做什么。那20%里,他提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特朗普要求国会起草并通过法案,拨款1.5万亿美元,建造新的道路、桥梁、高速公路、铁路以及水道,确保美国拥有“安全、快捷、可靠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至于移民政策,一直备受各方高度关注,国情咨文释放了一些关键信号。特朗普公布了移民政策改革的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为美国梦想者提供公民身份;

  第二个是资助边境筑墙,保证边境安全,在南边边境建立高墙,加强社区安全保障,关闭可怕的法律漏洞,不让恐怖分子进入美国,停止“抓了就放”的危险做法;

  第三个支柱为废除签证抽签制度。要考虑到移民是否会威胁到美国安全。要择优选择,让优秀人才进入美国;

  第四个支柱是废除亲属移民制度。单一移民可以带进来无数亲属,我们要只限于移民的核心亲属才可以进入美国。

  对奥巴马“赶尽杀绝”

  CNN在国情咨文结束后撰文评论到,在竞选期间,特朗普的竞选宣言就以“反奥巴马”著称。在上任第一年,特朗普也主要在做着清除奥巴马施政遗产这件事。

  这一点在国情咨文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奥巴马的首要遗产“医改”,特朗普说:“我们为年收入低于5万美元的美国人取消了一项特别残酷的税收条例。他们被迫支付巨额罚款,仅仅因为负担不起政府制定的医疗计划。我们已经废除了灾难性的奥巴马医改的核心规定,如今个人强制参保令已经消失。谢天谢地。”

  此外的一个焦点是,演讲中特朗普表示,他已下令取消前任总统奥巴马启动的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计划。

  我们都知道,关闭关塔那摩监狱是2008年奥巴马第一次总统竞选期间的主要承诺之一。尽管国会拒绝2017年为关闭监狱提供资金,但奥巴马2016年12月底仍承诺,在其总统任期内将继续将关塔那摩监狱囚犯转移至其他国家。而特朗普早在赢得大选之前就曾多次表示,不支持关闭监狱的想法,因为他认为,转移囚犯对美国安全有威胁。

  中俄在美国眼里成第一威胁

  对于中国网友,最为关心的莫过于特朗普政府在国情咨文中对中国的措辞。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在这篇非常长的国情咨文中,China 出现了三次。不过,关于对华政策仅仅提及一次,另两个 China 均为陈述其他事件时“顺嘴”说到。

  继国防战略报告中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国情咨文中同样称中国为对手(rivals),并表示未来面对这些危险(dangers),美国必须采取措施。

  特朗普说:“放眼全球,我们面对着流氓政权(rogue regimes),恐怖组织,还有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挑战我们的国家利益、经济地位和价值观的对手。在面对这些危险的时候,我们明白示弱只会带来冲突,而无可比拟的力量才是我们得以自卫的不二法门。”

  对于上述措辞,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告诉政知君,这是在意料之中的,特别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发布之后,这一表述表明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威胁有了新的排序。

  “特朗普把美国面临的外部威胁分为三类:一类是修正主义大国,指中国和俄罗斯;二是指伊朗和朝鲜;第三类指恐怖主义威胁。我们都知道,自9·11以来,美国总统一直把恐怖主义当成首要国家威胁,到了特朗普,随着国际局势变化,一方面伊斯兰国被摧毁,美国国土防卫加强,另一方面,俄罗斯和中国同美国的矛盾也更加深刻和复杂,伊核和朝核问题在美国国家安全中突出性、紧迫性也上升,这样的结构性变化让特朗普政府也对国家安全威胁有了新的排序,且认为第一威胁还是来自于中俄这样的修正主义大国,这个认识是基于世界秩序转型和重构这个大背景。”杨希雨认为。

  谈及中国时,特朗普提到中国是挑战美国价值观的对手,杨希雨解释道,美国外交政策有两个轮子驱动,一是美国国家利益,另外就是美国价值观。国家利益如安全、经济利益;价值观是指美国式民主、人权等。

  针对有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称中国、俄罗斯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下午也进行回应:希望美方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过时观念,正确看待中国和中美关系,同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聚焦合作,管控分歧,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情咨文中谈到中国也是惯例,2015年、2016年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曾在气候、贸易方面谈及中国。

  对于此次特朗普政府国情咨文中对于中国的措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副研究员刘卫东这样看:特朗普政府称中国是竞争对手、修正主义国家、挑战,一方面是给国内一个交代,因为建制派对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非常不满,认为对中国妥协太多。因此特朗普通过对中国强硬发声,是取悦建制派人物;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以对华强硬表态向中国提更多的要求。“但国情咨文的表态并不意味着对中国的定位已经成型,对华政策还是在逐渐成形过程中。”

  “特朗普仍是以商人视角看待中美关系。”刘卫东认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