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段佳 通讯员 钟玲)近日,湘阴法院缺席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法官利用微信将远在千里之外的被告与原告连线,促成双方调解,并在一分钟之内极速履行完毕。
原告谭某在长沙从事小商品批发生意,被告甘某从事小商品的经营销售,甘某分次在谭某处购买了价值共为1.76万元的小商品,后经谭某多次催促付款,甘某一直推脱。
法院向甘某送达了开庭传票,将开庭时间定于上午八点半。当日,原告早早到法庭等候,但直到九点,仍不见被告出现在法庭。承办法官担心甘某在路上出现塞车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出庭,便给甘某打电话,岂知甘某接到电话后,对法官气咻咻的抱怨了一番。原来,甘某一直承认欠谭某货款,但因生意不好暂无钱偿还,可谭某近日多次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表她信誉不良的评价,对她的商业声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甘某在电话中明确表示,谭某现在的做法让她气愤,钱不会还了,还要告谭某侵犯其名誉。
承办法官见状,先对案件进行了缺席审理,但觉得甘某并非不愿意付款,是心中积怨未能化解。便加了甘某的微信跟甘某语音沟通,且要谭某将在朋友圈发的对甘某的不良评价立即删除。谭某也觉得自己的行为确有不妥,立即将微信朋友圈中的评价删除,并通过微信向甘某表示了歉意,同时表示只要甘某尽快履行,可以对货款数额予以降减。
经过承办法官、原告和被告三方微信沟通,甘某终于平息了心头之火,表示愿意支付1.2万元给谭某,谭某爽快的答应了,但要求当日现金支付。甘某为难的跟法官讲“不是我不愿意给,可我现在确实在甘肃有事,无法赶回来付款”。承办法官灵机一动,“你们不是微信好友吗,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即付即到账”。甘某立马通过微信转账1.2万元给谭某,谭某点击收款,1.2万元即刻到了谭某的账户,整个履行过程不到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