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阔别14年,民间传统龙舟再下水
作者:赵芸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6日    责任编辑:宋倩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赵芸 通讯员 谢江 周敏)“五月五,龙舟下水打烂鼓。”锣鼓齐鸣,乘风破浪的场面近日在汨罗再现。5月24日,一条1983年打造的龙头凤尾的传统龙舟终于在汨罗周家垅渡口下水了,传统龙舟上一次下水,还是14年前的事。

传统龙舟与全新龙舟欢乐角逐

5月24日,记者走进屈子祠镇渔街村,感受“龙舟下水”的喜庆氛围,感受这一习俗的独特魅力。

首司跪拜、安龙头、系花红、行儒礼、划手齐唱……“龙舟下水”有一个庄重且欢庆的传统仪式,虽然历经变迁,礼节与程序有所简化,但是风俗的精粹依然传承。仪式现场,只见数十名锣手、鼓手、浆手们抬着龙头、龙尾,拿着鞭炮和其它祭祀用品进行龙舟下水仪式。精壮的队员们扛起龙舟,向下水点依次进发,现场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龙舟下水仪式后,村里小伙分成了两组,一组坐上了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龙舟,一组人登上了全新的标准龙舟,“咚咚锵”“咚咚锵”……两只龙舟在汨罗江上欢乐角逐。这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相遇”,引来远近村民的热情围观。

村民重燃热情组织民间龙舟赛

“以前小时候,年年村里都划龙舟赛,后来,这种赛事在民间几乎消失了,只有政府举办才看得到。”在村支书吴庆求的记忆中,渔街村的上一次龙舟赛,还是2003年。一晃14年,当年站在江边观看划龙舟的小娃,如今都已长成青壮年。

吴庆求告诉记者,随着近两年龙舟赛又渐渐回归民间,村民热情又上来了!这次活动完全是村民自发组织的。去年,原渔街市村和周家垅村合并成渔街村,全村2800余人。眼看端午将近,村里的小伙子按捺不住,一定要过一把“龙舟瘾”,还要按照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好好感受原汁原味的渔街龙舟文化。

“今年先试水,图个高兴。明年一定要参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龙舟队PK!”正在江中挥桨的年轻队员们信心满满。

古稀老人讲述鱼街村龙舟的故事

倡导民间龙舟赛的渔街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对此,72岁的黄华山老人很有发言权。

黄华山老人认为,中国龙舟发源地在汨罗,而汨罗龙舟的发源地,就在渔街村。

作为土生土长的渔街村人,黄华山从1990年起,花了整整10年时间,走访了150多位老人,写作出版了当时中国农民首部村志《渔街志》;2009年,又写出了第二本作品《乡间拾遗》;2016年,还出版了《渔街市:古镇丰碑》,他把自己半辈子的心力,都交付给了这个村子。

根据黄华山老人的考证,如今的渔街村所在地原本属于渔街古镇。而划龙舟习俗,却是古镇首创。从最初的渔民鱼划子竞渡、草划子竞渡、板划子竞渡,到东汉时期的第一条龙舟下水,随后有了龙头凤尾的传统龙舟……这一漫长的历史变迁,都发乎渔街古镇。

黄华山老人告诉记者,渔街古镇境内的渔村星罗棋布,其中较大的就有晒网墩、茅庐墩、殷埠墩、河伯潭;古镇同时分东、南、西、北、中五门,将龙舟分为红、黄、黑、青、白五色。传统龙舟很是好看,龙头、凤尾,中间翘杠交叉插着两面彩旗,除了划手,催桡手站船头,锣手、鼓手坐船中,招手(舵手)立船尾,很是壮观。而今天在汨罗江中下水的这只传统龙舟,正是红龙。

传说中,这里的先民率先组织船队,把屈原遗体打捞上岸,于是有了“晒尸墩”(后来称做“归来岛”),便有了后来的龙舟竞渡……如今,时光已然流逝2300多年,屈原不在,龙舟赛却流传下来。

相关阅读
最火资讯
华容“咆哮哥”辱骂交警被行拘
违反交通法被拍照抄牌,车主不仅不反省,反而对民警谩骂和侮辱,5月23日,华容“咆哮哥”毛某炎因扰乱单位秩序被华容县公安局行政拘留5日。
户籍民警加班为考生解忧
日前,为了便于考生完成考试,岳阳楼公安分局郭镇派出所利用休息时间 ,加班为急于参加考试的学生核实身份。
图书义卖传真情
5月24日,岳阳楼区桥西小学举办“图书义卖传递真情”活动。义卖款项将全部用于“校园补绿”和王家河公园(青少年生态保护教育基地)的绿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