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岳阳市文物管理处获悉,地处云溪区境内长江东南岸马鞍山麓的大矶头,已被“万里茶道”8省区联合申遗办列为“万里茶道”遗产点正式名单,聂市古镇、岳州关、慈氏塔、临湘塔、龙窖山老茶园等遗产点被列为待定名单。
万里茶道,始于17世纪初并延续约两个半世纪的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国际商道
中国茶叶由马、船、骆驼运输,“万里茶道”从福建武夷山市起,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7省(自治区),经库伦(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总长约14000多公里。它纵贯大江南北,横跨欧亚大陆,是继“丝绸之路”衰落之后的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万里茶道”的兴起和繁荣,促进了以茶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农业文明的西输,开辟了近代西方文化和工业文明在东方传播的通道。
据史料记载,岳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自然气候,历来为茶叶外销重要产地。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瑶人在龙窖山区种植茶叶并饮用;公元936年,潭州节度使将巴陵县北部分岀设王朝场,即今临湘、云溪,以便纳税销茶;清康熙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许多晋商纷纷在聂家市、羊楼司、陆城等地开店办厂,“两湖茶” 渐渐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