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华容县“一人一策”引进高层次人才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16日    责任编辑:许铭

●“一人一策”引进高层次人才

真金白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华容县《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意见》解读

        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优秀人才20名左右。按“一人一策”的办法采取硬性引进方式,也可以采取技术或项目合作、聘请顾问、兼职等方式柔性引进。对企业引进管理型人才,按每年缴纳个人所得税形成县级财力部分,通过财政扶持专项资金给予80%贡献奖励。

●“985”“211”工程重点院校毕业生可直接聘用

对“985”“211”工程重点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可选择编制外和编制内使用,不受人才身份和用人单位编制限制,由用人单位采取面试(面谈)、考察等方式直接聘用。

●突破体制放权,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针对全县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等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用5年时间,力争每年以“四海揽才”的方式引进全日制二本以上的高校毕业生100名左右。由县委组织部负责牵头,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主,组织相关用人单位到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和高等院校开展优秀人才现场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用人单位可以自行组织实施公开招聘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单位参与“四海揽才”,吸引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定向培养的贫困学子由政府提供学费资助,还解决事业编制

每年拿出30个左右编制计划,鼓励华容县农村贫困学生报考定向培养专业,被全日制二本以上院校录取后,县财政每年给予定向培养对象1万元学费资助。定向培养对象毕业后回华容工作,凭学历证、学位证及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与用人单位签订试用期为一年的聘用合同,县财政再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列为事业编制,同时签订7年最低服务期合同。

●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储备锻炼2年,解决事业编制

每年拿出50个左右编制计划储备急需专业技术岗位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采取“公开招聘、自愿报名,择优聘用”的原则进行,储备锻炼时间为2年。锻炼期间享受事业单位正常的工资、社保、福利待遇。锻炼期满,考试考核合格的,解决事业编制。

●在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试行选人用人备案制管理

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引进人才,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备案管理,对工作3年以上,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考核方式录用为企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

●乡镇站所引进实用技能人才推行合同制管理

围绕华容县主导产业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高效运转的校企合作机制,在县职业中专开设乡镇站所急需实用人才培训班,优秀实用人才可直接安排到乡镇站所工作,实行合同制管理。

●实施“百千万”本土人才培养计划

用5年时间,目标是培养100名左右行业领头人,1000名左右各类特色人才、10000名左右基层实用人才,其中重点是培养党政人才、名师名家、各类特色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企业家、基层实用人才等六大类人才,逐步实现我县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素质大幅提升、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人才环境全面优化。

●建立高端人才工作站,打造科研人才高地

在县工业集中区龙头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支持企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组建研发团队,帮助企业建好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高企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力培育发展高新科技型企业,高标准打造创业孵化基地、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创业孵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成果转化相结合,参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配套补助。对企业新批准认定的国家、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

●创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行业人才集群

创建一批重点行业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围绕行业发展“传、帮、带”,辐射带动整个专业(行业)发展。大力推行“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的方式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研究创作、讨论、交流、培训,可获得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研究创作获得的科技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产生重大效益的,由县政府对单位集体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实行绩效工资制、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

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由用人单位制订绩效考核奖励办法,实行与工作目标挂钩的多层次绩效工资制度,员工薪酬按基础工资加绩效奖励的模式发放。探索国有企事业单位体制内引进高层次人才和体制外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实行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等分配方法。

●每年对优秀人才给予1-10万元专项资助

选拔“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每3年一个管理周期,每月发放补贴1000元;每3年开展一次名师名家名匠评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一次性给予5000-20000元专项资助;每年对在某一领域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才给予1-10万元专项资助。对企业引进的院士、博士、硕士等科研型人才(不包括企业定向培养的人才),每年保证规定的上班日时间,每人每月发放2000元、800元、500元的生活津贴;企业每引进1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给予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0万元的安家补贴。

●开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博士、硕士,在本专业岗位工作达到任职年限,可直接申报副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适当放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的职称评定条件,畅通评审认定程序,对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聘用到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对在农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和民间艺人等实用人才,按程序申报,通过评审获得相应的职称。

●引进硕士、博士送房子

建设人才精英社区,对引进的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提供一套12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供其使用,在华容工作达10年以上,房屋产权归其所有。对引进的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紧缺人才,提供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供其使用,在华容工作达12年以上,房屋产权归其所有。对引进的紧缺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才,婚前由用人单位提供5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给予同样面积房租补贴。

●每年县财政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县财政设立“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根据实际需要逐年适当增加。出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实行人才工作专项经费项目申报制度。

●“保姆式”服务让人才有“存在感”

建立党政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帮助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配套服务。多渠道整合和开发利用好各类人才资源,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探索组建各类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和各类专业技术服务队。提高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对专业性强的部门,要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激励政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事迹,努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华 宣)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买二手车被“坑” 汨罗男子非法拘禁卖家被拘役
汨罗一男子毛某,在买卖二手车过程中,认为所购二手车有问题,采取极端方式,伙同他人使用暴力、威胁方式将车辆出卖人吴某进行挟持并控制其人身自由,又通过殴打、威胁的方式索要钱财。近日,毛某被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拘役四个月。
最火资讯
文春方调度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周边仓储清零工作
8月14日, 经开区工委书记文春方来到木里港管理处新华社区,现场调度罗家坡污水处理厂周边存量违建仓储清零工作。
禁拆治违 经开区是认真的!
8月10日,笔者从经开区禁违局获悉,今年1至7月,该区拆除违法建设561处约8.4万平米,其中拆除新增违建243处约2.5万平米,拆除存量违建318处约5.9万平米,同时在全市率先展开存量棚亭联片清零工作。
经开区:挂图作战跑出项目攻坚“加速度”
“我们将继续抓关键少数、抓两拆并举、抓司法保障,倒排时间,倒逼进度,确保在8月20日前完成签约100栋的目标任务。”8月4日,在“两湖连通”金凤桥段项目指挥部,该段项目指挥部负责人丁勇当众向经开区工委、管委会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