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刘志平,是土生土长的桃矿人。6年前,他的战友不幸去世,由于当时桃矿福寿陵园的墓穴比较紧张,就葬在了当地的一座荒山上。刘志平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上山拜祭战友。
记者跟随刘志平的脚步,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攀爬,原来可以上山的路,现在已经很难走了。
刘志平说:“不好走,现在杂草丛生。”
随后,刘志平来到福寿陵园祭拜去世的父亲。这里配有专职的守陵员,实行规范化管理。近几年,通过改扩建,福寿陵园的整体环境每年都有所提升。
刘志平说:“来公墓山看望我父亲就方便多了。”
为解决当地群众上坟难的现象,桃矿街道办事处已经开始实施骨灰龛搬迁工作,同时,还将群众反映多时的老殡仪馆一并搬至福寿陵园,实现殡葬服务一体化。
桃矿街道居民刘志国说:“我家住在(老)殡仪馆附近,原来办丧事的时候放鞭炮,唱歌啊,声音比较大,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休息。搬迁以后我们还是非常满意。”
桃矿街道是我市推进殡葬改革中的一个缩影。在江南镇,过去的死者乱埋乱葬在自家田地,修“活人墓”、“豪华墓”盛行,死人与活人争地严重,群众有苦难言。去年,该镇筹资350万元,先后在洋溪村、石岭村、灯塔村建设了3个公益性公墓山,截至目前已安葬入墓173例,迁移旧坟287座。
今年,我市以树立殡葬文明新风为导向,着力推进殡葬改革法制化、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惠民殡葬制度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为“精彩北大门、品质新临湘”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