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李美军 通讯员 訚星楚 聂 玲)“现场出土的器物通过美国的权威鉴定,系东汉早期的壶、釜、洗、盆、罐等文物。”12月10日,记者在湘阴县青竹寺窑基地采访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杨宁波队长指着正在挖掘的窑炉说,“这是迄今为止我省首次发现的东汉岳州窑青瓷龙窑。这一重大发现把岳州窑龙窑的起源追溯到了东汉,也使岳州窑研究至少向前推进了500年。”据悉,该县此次共发现青竹寺、百梅、三峰、杨家坝、吴家渡、马王墈、蛇口子等古窑址25处,其中青竹寺窑群现已探明龙窑四座。民间因此有“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过城门过窑坡”的说法。
当天,在该县文旅局副局长刘应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静河镇青湖村青竹寺窑基地。只见10M×10M的探方内,有一条约2M×5M的窑床,清理干净的窑床表面器物碎片参差不齐、凹凸不平,七八个工人师傅在杨宁波的指挥调度下,忙而有序地进行着挖掘工作。杨宁波说:“岳州窑龙窑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我省龙窑形态的空白,也是我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瓷龙窑群。青竹寺窑群现已探明龙窑四座,正在挖掘的东汉青瓷窑炉,窑尾保存相对完好,尚存部分大约是该窑的三分之一。根据现场环境分析和周边老人介绍,窑炉主体部分被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的居民建房破坏了。近日,我们完成这座窑尾的挖掘后,力争在年前完整地挖掘第二座窑炉。”
下午,在樟树港镇百梅村百梅窑基地开阔的大场面探方内,忙碌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张兴国队长与记者拉起了家常,“上世纪80年代,湘阴就有多处岳州窑遗址被列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未能勘探到窑炉。这次青竹寺窑群的重大发现,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保护展示都意义重大。因此,希望地方政府在支持我们勘探挖掘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岳州窑遗址的开发保护力度……”
据该县文旅局负责人介绍:“我县成立了复兴岳州窑文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文化考古、文化复兴研究、人才培养等四个工作组,并确立考古挖掘是基础、文化研究是核心、艺术创新是关键、平台打造是保障、产业发展是目标五要素的复兴路线图。”
“除了目前两支省队的考古挖掘外,今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岳州窑青瓷作品展、首届岳州窑(国际)文化艺术节、岳州窑文化复兴学术研讨会、岳州窑青瓷艺术品公益拍卖会、岳州窑诗歌朗诵会、岳州窑文化复兴论坛等系列活动。”说到该县开展的岳州窑文化复兴活动,这位负责人更是如数家珍。他说,“县委、县政府将在复兴岳州窑的学术、艺术、旅游、经济价值方面做文章,还原岳州窑应有的历史地位,促进岳州窑文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