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县区

校办企业助“桃林土货”行销海内外
作者:丁会云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8日    责任编辑:高大智

粉皮在生产过程中

临湘市桃林镇位于八百里洞庭东北一角,因境内桃树成林,故名“桃林”。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采洞庭湖畔青草的露水,酿成琼浆,撒在桃林河,让琼浆滋润了这方水土,所以桃林豆腐是湘北一绝。桃林土生土长的“湖南天健红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粉、葛根粉、苦槠粉、红莲粉、牛蒡粉等五特粉,更是依托这片沃土,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

传统老企业 跑出“加速度 ”

湖南省天健红薯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上世纪70年代的湖南省重点中学——临湘市第二中学的校办工厂。当时的校办工厂主要是手工制作粉丝粉条。

2004年,李玉吾等一批在外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以股份制形式,将校办工厂重新组建,现代生产企业湖南省天健红薯食品有限公司初具雏形。当时年产值是600吨,120万斤红薯生产线。

2016年,企业再次添加新鲜活力。一直在北京医药行业工作的陈重辉等人加入进来。陈重辉老家是临湘坦渡人,看准了红薯、莲子、苦槠、牛蒡、葛根等天然绿色食品的大好市场,将多年积蓄投入进来。

资金投入有了保障,管理人员是重中之重。股东们通过反复磋商,请来了临湘市委编办退休的李关云担任公司总经理。学农出身的李关云曾是打造临湘地理名片——浮标的策划人。同时,公司还请来了年过半百的红薯粉专家张美南担任生产经理,请来了做事一丝不苟是行业内公认的倔脾气汤赐荣,担任采购经理,严把原料关。

强将加入,让曾经死气沉沉的天健食品势如破竹,张美南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把粉丝机进行改良,既可生产粉丝,又可生产粉片、粉条。天健公司更是成长为集红薯种植、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食品加工企业。

一年内,天健公司开发出了红薯、牛蒡、苦槠、葛根、红莲等类别的粉丝、粉条、粉片、原粉共5个系列20个品种,简称“五特粉”。

目前,公司共有员工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工程师以上职称人员5人。年产淀粉1000吨、生产多种水晶粉600吨,年产值2320万元,公司拥有先进的淀粉及淀粉制品生产技术,全国一流的全自动水晶粉生产线。先后注册了“爽益唆”、“涁丰”“根根鲜”三个商标品牌,其中“爽益唆”牌薯水晶粉荣获2014年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天健公司也顺利入围全省100家特色农产品企业。

一个崭新的现代化企业如朝阳般喷薄而出。

公司+合作社+农户

建设生态加工源头

临湘耕地面积60.1万亩,其中水田50.8亩,旱地9.3万亩,春暖夏热、秋爽冬湿、四季分明,是一个盛产粮、油、薯的“鱼米之乡”。薯类是临湘的传统作物,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其中红薯种植面积5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

为了保证原料供应,天健公司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成立了方圆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桃林、长塘、聂市、江南等乡镇建有红薯、葛根、湘莲核心产业示范基地3000亩,专业合作社成员达650户,带动基地周边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5万亩。公司具有了长期的原料来源,农民实现了长期的收益保障,真正实现了“双赢”。

为确保原料的产量、质量和农民的收益,公司在基地实行统一栽培技术,根据合作社成员和农民的要求进行技术培训,并聘请湖南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张超凡教授作为技术顾问,对示范基地进行规范化栽培培训。2017年全年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培训农民2000人次。公司对合作社进行统一供种,由专业合作社前后引进豫薯868,身葛,红莲等高产、高淀粉的新品种,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集中育苗,统一供种。合作社享受公司统一的机械服务,从整地、栽种、施肥、采收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种植农产品农户增产增收。公司对所有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对种植基地的社员实现订单收购,收购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

“三好”合作社也是天健公司的主要签约单位,该公司在江南等地流转土地1200多亩,专业种植葛根。合作社还带动羊楼司、聂市等乡镇群众大规模种植葛根。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天健公司直接或间接与1000多户农户产生了销售关系。今年,红薯亩产在6000斤以上,鲜葛4000斤以上,红莲600斤以上,1500户农民仅种植特色产业一项年收入达9000多万元,户平均收入6000多元。种植基地45户特困户因特色种植实现一年脱贫。全市因特色种植农民年收入4.5亿多元,种植户平均增收2000元,实现了发展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入选全省名录

岳阳仅此一家

农村人都不陌生,只要哪里有打粉机来打茴粉,那方圆几百米都是一股臭味。但在天健食品公司,堆成山的原粉、铺满晒场的粉丝粉条,散发的都是淡淡的红薯清香。李关云介绍,公司发展的第一笔资金就是投入30多万元进行环保设施改造,污水处理设备全部更新,生产流程全部合乎国家所有的检测标准。

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公司所有员工采取轮训的方式,接受食品安全培训,汤赐荣等人均拿到了省绿色食品内检员培训证。在红薯收购的季节,公司加工点天天派人定期监督,一天抽查几次检测,有任何杂质、异味的原粉坚决拒收。11月10日,公司发现在路北加工点加工的原粉含有沙粒,不惜耗资3万余元,把所有的红薯拖到横铺加工点加工,将已生产的次粉,改成猪饲料。

广西盛产木薯,今年11月份,几个广西客商拖了一卡车木薯粉来到天健公司门口,要把木薯粉销往天健,让其掺杂在红薯粉中销售。因为木薯粉与红薯粉很难区别,但是红薯粉原粉每吨价格8200元,而木薯粉仅980元一吨,其利益空间可想而知。在利益面前,天健管理层没有任何人摇摆,一致严辞拒绝。客商不解地说:“我跑业务十多年,真正不要木薯粉的只有你们一家。”

食用明胶,在一定范围内是国家允许的一种食品添加剂,几乎所有的粉类加工厂都会用到,因为粉类食品在加工食用过程中,有个专业名词叫“糊汤”,加了这种胶后就不会糊汤,做出来更有“看相”。但天健公司坚决拒绝任何添加。李关云说:“我们做食品,就是做自己吃的食品。”

李关云的独生女儿是湖南中医药学院的一位老师,她与同事们都十分注重饮食健康。她发现有些市场上买来的粉条粉片,放在高压锅里都压不烂,是典型的食用明胶过量,而天健公司的粉丝粉片,泡一下再煮几分钟,入口爽滑,用她的话说就是“很Q”。以前他曾经强列要求父亲退休后好好享受生活、不支持父亲去企业打工的她,现在非常支持父亲的崭新事业,她希望父亲能够利用优势资源,打造一张崭新的农业名片。

今年来,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等职能部门采取“飞行”检查模式,即随时随机多次来天健公司检查,天健公司也将自己生产的每个批次食品送到相关部门检测,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刚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湖南农产品博览会”上,天健公司系列食品一鸣惊人。山东一位姓李的客户刚好在长沙出差,无意中吃到天健粉丝后,特意到展台前,当场买了近1000元的粉丝、粉片,用快递的方式邮寄回家。每天展台前都挤满了人,各类粉丝粉片采取限量的模式销售,有位姓陆的退休阿姨为了多买点葛根粉,每天都约五六位好朋友排队。

备受欢迎的天健食品顺利入选“湖南省特色粮油科企名录”,岳阳市粮油类产品仅此一家。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公司将产品包装进行了改革,由单一的简易散包装发展成精装及礼品盒包装,一个礼品盒刚好五包粉,可以满足各种口味需求。

在实行传统的产品直销外,公司还采取电商模式进行销售。产品一经推出,在淘宝网上销售火爆。京东电子商务主动联系天健,要求将其产品放在京东上销售。龙窖山惠农电子商务,是一家专业打造名优特农产品的销售平台,也主动上门,联系将红薯粉丝等系列产品放在线上销售。

省城长沙的一位汤老板无意中吃到天健红薯粉后,从长沙开车一路找到桃林,来到天健公司,将各类粉丝粉片购买后,分送给亲戚朋友吃。他有一位朋友定居美国,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产品寄往美国,因为美国食品出入境检测非常严格,汤老板也担心也许检测过不了关,但是不久喜讯传来,天健公司的粉丝粉片全部经检测过关,已顺利到达美国朋友的手中。美国朋友尝到美味后,打电话联系天健公司,要现场考察,签订购买合同。

目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北京、广东、湖北、江西等地,受到一致好评。

天健,从一家小小的校办工厂,走过40多年的坎坷创业路,正以迅猛的姿态,在发展的路上,跑出了加速度。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临湘市健康扶贫工作迎接“省考”
12月13日,临湘市召开迎省健康扶贫考核见面会。省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处副调研员谢爱清,岳阳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邵爱军与我市领导魏淑萍、余岳雄、熊丽以及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最火资讯
赞一个!岳阳县前三季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实现程度达93.5%
12月13日,岳阳县召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推进会,县委书记田文静,县领导吴光文、易新岳、付学文、杨前进,县法院院长杨水平出席,各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参加。
汨罗市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方案初步通过评审
12月12日,汨罗召开农村公益性公墓规划方案评审会,对三江、长乐、桃林寺、弼时四镇农村公益性公墓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市委常委、副市长陈若杨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负责人及设计公司代表参会,湖南省建筑设计院专家应邀列席指导。
喻文督查汨罗市大荆镇脱贫攻坚工作
12月12日下午,汨罗市委书记喻文赴大荆镇古仑村督查脱贫攻坚工作,走访困难群众,以督查促整改,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细落实。相关部门、镇、村负责人参加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