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2017年5月17日岳阳市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暨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推进会要求,岳阳县把此作为今年基层党建的中心任务来抓,截止目前,全县161个行政村、31个社区共计192个建设主体,改扩建93个,新建99个(其中简约型29个),目前192个村(社区)开工建成,实现全覆盖。
决策部署早。2017年5月22日,岳阳县委迅速召开第28次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成立由县委书记田文静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整合资源,提供了重要保障。
领导督办勤。岳阳县委书记田文静2次批示,带头落实联乡镇县级领导督办机制,在毛田镇道仁村实地调研并住村。县委副书记、县长曾平原调度3次,修改图纸。
选址设计快。6月份岳阳县190个村(社区)现场选址全部完成,确定简约型122个,标准型55个,示范型15个,规划图纸已全部到位。
厘清了县乡村三级责任。明确“县主导、乡镇负责、村(居)为主”建设模式。县领导小组下设巡回指导组、质量监督组、服务体系建设组;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和联村干部包村负责、全程监督。建立村总支书记平台建设承诺制,出现问题从严问责。
压实了建设主体责任。根据常委会研究的《实施方案》,组织部出台工作规则,细化审批流程,确保顺利进行;出台《关于进一步落实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责任的通知》,压实乡村责任,实现“三包两控一防”,即:包质量、进度、风格,控规模、负债,防事故。
落实了质量安全监管重点责任。加强质量监管,由有资质的监理公司对192个建设工程全面监管。我们在关键的时间节点现场把关、严格考核。乡村确保各个建设点三员(安全员、技术员、质监员)挂牌上岗,并设置安全警示牌。
建立秩序管理机制。按照“三个优先”的原则(县级示范点优先、重点扶贫村优先、前期准备工作且资金保障到位的优先),实行重点突破。将主干公路沿线村优先纳入县级示范点建设范畴的原则,将县级示范点优先安排在G240、107国道、S316线等沿线,打造平台建设精品路线。加强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通力合作。建筑设计部门从快设计;监理部门全程监督;国土、林业部门优化用地程序、减免用地税费;税务部门适度减免建筑税收。县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科学调度,高效推进。
严格程序管理机制。各村(社区)的规划设计图、建设施工图由县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工程预算由乡镇、村负责。各村(社区)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将平台建设相关事项按程序公开。按照“三个在前”的原则(选址在前、规划在前、备案在前),未经县领导小组审批通过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
加大投入保障机制。岳阳县财政投入综合服务平台的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县政府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制作、统一采购、统一安装宣传窗、标识牌等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对每个示范点建设村(社区)增加资金20万元,努力打造示范工程、精品工程。
实行周报告、旬通报机制。建立“周报告、旬通报”工作机制,各乡镇按照“一村(社区)一规划一方案”每周报送一次工作进度,县领导小组每旬通报一次,全面进行跟踪管理。
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是服务群众的联系纽带,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体系建设,坚持边推进硬件建设,边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整合部门服务资源,实行共建共享,努力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力争我县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