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文化

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字:和
作者:    来源:新浪文化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26日    责任编辑:李玮哲

  

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字:和


  原本不想谈这个和字,原因是这个和字,后来的演变实在太多,最初的本意似乎失去了。而最初本意的部分,大家也基本耳熟能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天下人都知道。我杂谈文化,是想谈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甚至是完全由我冥思苦想得来,而没有任何人谈到的。比如天地君亲师的解释,就是我苦思之后的了悟,中国姓名中伏羲、神农等指女性,也是我苦思的结晶。

  再仔细一想,和毕竟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词,不谈,似乎就少了一块。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写这一篇。

  和字的本意,左边是很复杂的形态,可以认定为一个粮仓,上面有顶棚,中间有很多物品,下面有防潮防水的支架,就是一个粮仓。右边是一个禾字,既表音也表意。也就是说,和的本意,是指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

  现在回到昨天谈到的中庸的定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解释,也是和的本意,发而皆中节,即风调雨顺,不旱不涝,谓之和。和是和平,更是丰收,是富裕太平的日子。中是理,即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和是道,是通过努力而达到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就是富裕太平的日子,就是和的境界。

  另一方面,和当然不仅仅只是指风调雨顺而农业丰收,而是整个世界的平衡状态,也就是和的状态。昨天我不断用到平衡这个词,而没有用到和这个词。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它就是和。平衡,属于一个外来文化的表达方式。比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是平衡,就是中国文化所说的和。比如钟摆运动就是平衡,就是和,比如化学反应的中和反应,就是由一种平衡达到另一种平衡,就是和。

  和就是平衡,也就是说,和就是中庸,和以及中庸,是一种形态的两种不同表达,而平衡,是和以及中庸的现代表达,意思是一样的,共通的,可以置换的。中庸讲的是通过力的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和同样如此,是通过力的相互转化而达到平衡。所以,中国有一个词,叫和成天下。和,才能达成天下,没有和,就只能是你争来我斗去,就只能是春秋战国,达不成天下。

  我在小说《二号首长》中,利用赵德良之口,将一个《将相和》的故事,翻来覆去讲出几层完全不同的意义,每一种意义,都是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没有解释过的。此事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和称颂。其实没有别的窃门,我只不过是将和的哲学意义,换了几个角度几个层次讲而已。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凝聚成的一个字,所以,它博大精深。

  因为和其实就是中庸的另一种表达,这也是我最初并没打算谈这个字的原因。

  有关和的哲学要义,大家完全可以参考中庸,在此不另作解读。

  和字在后来的演变中,出现了诸多其他含义,在此,也不作解读。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和字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关键字,但最终却被日本人抢了去。

  早在唐以前,日本就开始借鉴学习中国文化,唐代时,日本数次组织庞大的代表团到中国来长时间学习文化,这些人大概属于世界上最早的留学生了,他们几乎是把中国文化照搬回了日本,因此,日本文化的绝大部分,源出于中国。日本人直到今天,都是席地而坐吃饭,那是唐人的习俗。日本文字,早期就是完全照搬中国字,后来才慢慢加以改进。日本人的衣服,就是唐服,直到今天,和服还和唐服在形式上,还是很难分辨。日本搬回去后,稍稍有点改良而已。

  最关键在于,日本民族,自称为大和民族,来源,就是中国。

  中国清明时期,有一个词,叫倭,很多人以为中国人是将外敌包括海盗之类,均称之为倭,其实不是,倭是专指日本。倭的发音,其实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和的发音。所以,大和民族,其实也是大倭民族,和服也是倭服,倭国,就是和国,专指日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