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大四毕业的小吴六月底就离开校园回到了家,这些天待在家里“闭关”。家人特别着急,一边催着孩子找工作,一边埋怨孩子“花许多钱供你读大学!毕业了你却‘家里蹲’”。
小吴本科就读于一所民办本科院校,当年高考成绩一般,又没有勇气复读,准备先读个本科,然后考研深造。然而在大学几年的时间里,他并没有实现继续深造的目标。“贪玩,控制不住的玩”,小吴有些后悔,“经常整个宿舍室友一起通宵玩游戏,四年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所幸的是,他只挂了两科,对毕业没有什么影响。“班上有几个同学挂科比较多,毕业证还卡在学校里,不知道能不能拿到”,说起这件事,小吴既尴尬又庆幸。
其实他并非找不到工作,而是觉得自己能被录用的那些岗位是“鸡肋”。比如今年三月份,他曾到一个单位上班,本来应聘的是管理岗位,却被安排在一线搞接待,老板说公司是初创企业,人手不够,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再者,到基层锻炼一段时间,对以后的成长绝对有利。可小吴又不傻,十几个人的新公司,除了三个老员工(股东),其他人全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家都是“储备干部”,什么活都得干,几个人笑称自己是“搬运工”、“销售员”、“打字员”、“客服”、“快递员”……
公司提供的待遇也不高,一个月只有两千多元。这样的收入在二线城市连温饱都很难保障,更为关键的是,大家对公司发展不抱什么希望,与其在这里耗着,不如赶紧换个地方,这是对自己负责。因此干了不到个把月,新人走了一小半,余下的几个人也都打着各自的算盘,小吴索性离职了。“公司没前途,自己又不想被呼来唤去的干杂活”,他苦笑着说,“好的工作找不到,一般岗位又瞧不上,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小吴的家境一般,读大学掏空了家里的老底。众所周知,民办本科院校与公办本科院校在收费上有较大差异,民办高校每年学费一万多很正常,甚至有些高校、有些专业每年学费会超过两万。学费加生活费,四年下来至少得十几万元,这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孩子如今在家呆着,父母也很心烦。小吴的父亲觉得应该在四年前让孩子去复读。这些天,他也一直“逼”小吴出去找活干,他认为孩子就这么在家呆着啃老终究不是事。
客观的说,这位大学毕业生走到这一步,不能全怪学校。民办高校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子,他们或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番事业,或考取了名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而小吴自己却活生生把大学四年荒废了。若大学生像他这样浪费四年时光,就算是211大学毕业,也不见得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所以,问题的根源在于小吴自己,是他的颓废造就了今天的结局。
既然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几斤几两,就不应该再对工作有太高要求,调整心态,从底层做起、从一线做起,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摸索,积累工作经验,或许过几年就能迎来事业上的辉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嘛。
如果真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完全可以再次拿起书本,为来年的考研拼搏一下。另外,有本科学历,完全可以去试着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等各种公职人员招录考试,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就业渠道。
总之,一个成年人这么在家呆着,真的不是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