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教育

“夕阳”中奔跑,纸质出版的少年时间
作者: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26日    责任编辑:田伟

人在时代面前如蝼蚁一般,

乘风前进恐怕是最好的选择,

但有人偏要选择逆行,

在夕阳中奔跑


千阳,出版界李诞

北京美术馆后街,三联生活书店办公室的2楼,千阳工位上的书摞得老高,他的头就埋在书里。

千阳,29岁,三联生活书店第二编辑室主任。今年是他工作的第4年,已经策划和出版了《独立日》生活系列书、“老俞闲话”系列《行走的人生》和《早安,生活》文创系列等,不少人夸奖他年少有为。但脱去“主任”的头衔,千阳是个阳光可爱的大男孩,钟情于文化衫,有些中二,有些固执,喜欢聊天,常抖包袱,圆圆的脑袋戴个细框的眼镜,很有喜感,所以常被戏称为“出版界李诞”。后来新书活动,千阳干脆这样介绍自己:“大家好,我是李诞。”底下笑声一片。

千阳研究生修的是出版专业,一毕业就来了北京,进入三联。按他的话来说:“我就想要做出版,而北京是唯一的选择。

千阳的办公桌,除了书还是书

“具体说不清是什么原因,可能是喜欢看书,可能是我钟情于纸质书,也可能是我大学时,当着同学老师的面吹牛说要做最优秀的出版人(笑)。我总觉得,做出版就是我的使命。”千阳说。

誓言很响亮,但现实情况就是——书卖不动。

采访千阳的第二天,我们一同前往位于北京西南五环的图书仓库,眼前被退掉的书堆成一座小山,有的因为卖不动,有的因为污损。千阳介绍说,污损书将被打成纸浆,退回来的书也许还有机会。

“这个时代对出版行业并不是很友好。”

今天的夕阳,明天的朝阳

“即便是我们每个环节做得很好,我们有很强的编辑能力,什么事情都没错,但不可避免会为这个行业陪葬。”

别人都说“出版行业是一个夕阳产业”。的确,出版跟互联网行业相比,似乎一个落日夕阳,一个如日中天。

时代变了,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瞬息万变的网络世界中,追求可供快速变现的经济模式。相较之下,传统书籍出版模式太单一,也太封闭了。游戏、综艺、偶像……可玩的实在太多,占据了人们看书的时间,出版业离用户越来越远。

但千阳却说:“如果你选择一个大家都认为是朝阳行业的事情,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出版不是夕阳行业,但它一定是明天的朝阳行业。”

真正的战役,不是争载体,而是抢夺用户的时间。

三联:出版行业的对手是电子书吗?

千阳:当然不是。

(反问)统一方便面的竞争对手是康师傅吗?

三联:……

千阳:答案其实是外卖。

“但话又说回来,统一方便面也不能去做外卖吧。所以我们还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与年轻人和解,洞察、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时间才会交给我们。”

“那解决的方式是?”

“是少年。”

困境是走向多元和开放的契机,作为业内人,不能一味强调市场出了问题,还要正视短板。千阳想带动更多年轻的小伙伴,从传统中寻找创新。出版行业需要少年人,需要少年气,需要更多像千阳一样的人。

破 壁 书

千阳最近做了一本书,叫《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这本书是基于北大学术团队所做的网络文化研究,经过长期编辑完成的。其中记录了当下社会最流行网络用语,横跨动漫圈、同人圈、追星圈无数世界,拳拳到肉,击碎次元壁无数。换句话说,时代之下,最鲜活、最真实、最自发形成的文化也都跟随着一个个网络热词、文化小众领域的生僻词汇被记录了下来。

《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

宅、腐、萌,二次元、中二、应援文化、为你打call、ABO、大大巨巨、ACGN……用新知打破次元之壁,记录网络动态文明关键词。《破壁书》里有你不懂的、想懂的各种新新词汇。但同样也因为这些内容,这本书的出版几经波折。

周围的人起初都不看好这本书。但千阳坚持要把它做出来。

编辑如舟,把好的内容摆渡给读者是作为编辑的使命。与时代的喧嚣与否无关,与行业的兴衰无关,关键在于你是否有百死不悔的决心。“讲真,也许赌上职业生涯来做一本可有可无的书真的很傻,但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职业理想。”

《破壁书》北大新书发布会

在日本电影《编舟记》里,几位出版人为编纂出一部适应时代的新辞典《大渡海》,前前后后花了15年。这期间,新鲜的词汇不断变成昨日黄花,电子设配取代纸质书籍,这场与时代的对抗甚至显得有些可笑。

千阳本名邝芮,他那被堆满的书桌上放着的手办,是一只叫“千阳号”的船。其实千阳这个笔名就来自《海贼王》,千阳号是一艘君临大海的梦想之船,载着路飞和伙伴在艰险的大海上穿越风浪,驶向伟大航路的终点。

“我的作者就是船上的伙伴,我希望载他们到更远的地方。”

出版业里的年轻人

出版行业需要少年,千阳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们。而千阳也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与他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他口中的少年,有着各自的出版理想,虽然也会迷茫,但仍然逆着时代,坚持前行。

我们采访了这些出版界的少年们,看看他们的欢乐与忧愁。

千阳 29岁

三联生活书店 第二编辑室主任

复旦大学 出版专业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功利的理想主义者,或者说出版行业,既要做文化,又要做市场,就是功利的理想主义。很多时候,更好的出版取决于我们的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们可以为市场和环境做一些妥协,也应该为做一件事情,百死不悔。我不能说出版的未来具体在哪里,但是要对年轻人有信心,我们始终会找到的……”

周昱均 23岁

三联生活书店 编辑部实习生

北京大学中文系 研究生在读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三联,周昱均都是和文字打交道,文字像是保护她的那个象牙塔,而她看上去有一种超越年龄的笃定。

昱均说:“以前我就对出版有自己的想象,现在到这边实习,觉得现实比想象更好。”

赵庆明 29岁

三联生活书店 市场营销部 营销编辑

小明本来是三联的一个读者,在一次读者活动上认识了千阳,就“赖”上了。从老家跑来北京面试和实习,顺便准备考研究生,最后研究生是没有考上,但实习生一做就是一年,最终就留在了三联。

相比周昱均对于工作的明朗态度,负责营销的小明常常焦虑和怀疑。当被问到:“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小明无奈却坦白地回答:“书卖得不好。有人愿意花50块钱买杯酒,却没有人愿意花50块钱买本书。

“我为什么要坚持做?因为我相信我们做的是好的内容,是内容的源头。互联网知识付费、知识变现炒的那么火,可是没有我们在源头上做这些内容,他们拿什么去变现?”

欧阳婧怡

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室编辑

千阳研究生时的同学

“我从毕业之后就在出版社工作,大概有4年多快5年的时间。可能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四五年可以说是一个很资深的互联网人了,但是我现在根本不敢说自己是一个资深的编辑。

“做编辑这个事情上瘾。过程很焦虑,但是你看到一本书留存下来是很有成就感的。”

吴柯静

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 前编辑

千阳的朋友

“我最快乐的就是面对稿子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我是做古典的,跟千阳想的不一样。对我来说编辑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把书往市场推的过程,而是把它(稿件)整理成一个体例恰当、内容丰富、不出错的成品。”

李宇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编辑

千阳的朋友

“如果说我现在还有什么职业规划的话,那就是想每年找到1-2个很喜欢的作者,让更多人知道还有这样的人、写这样的作品,去发现它独特的地方。

“能一直待在这个行业肯定更好,但如果以后我不在这个行业了,回过头看,这些东西可以像一个个勋章摆在那里,那就是这几年没有虚度,没有白忙活。”

这个社会用好几把尺衡量出版业,一把是经济的尺,一把是文化的尺。而出版人始终在其中寻求平衡和两全,这很难,但必须迎难而上。

海明威曾说:人不抱有希望是很傻的。即便只有1%的希望也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情,不管成功与否,少年们的志愿已经达成。

// 编者后记

采访千阳的时候,三联韬奋书店三里屯店刚开张不久,人还不多。临近视频上线,此处已经由往日驰名的三里屯“脏街”完成了“文化阅读一条街”的完美转身。书店内座无虚席,逛完街的年轻人在这里安静的看书,人们在双层的书架间认真挑选,小桌旁坐着不少翻书的人,有的还自带了保温杯。

三里屯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营造出一处可供人们专注阅读的空间,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明白阅读的可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