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公布湖南等18个省(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反馈意见。2016年12月18日至23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湖南省申报的19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以下简称县)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组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本着“公平公正、严格把关”的原则,对19个县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审核中有1个区的部分指标未达到要求,未通过认定。18个县市区被认定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
这18个县市区中,岳阳市的君山区、汨罗市、临湘市一次性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此前,岳阳楼区、云溪区已于2015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据悉,这些年,我市坚持以布局调整为契机,以实事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硬件建设改造更新,内部管理完善优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的好评。
经验1 真抓实干办实事
从2008年开始,我市每年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列入省、市实事项目。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我市已全部完成了完小以上学校建设任务。2016年,我市启动村小和教学点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这些学校基础更加薄弱,建设任务更加艰巨。我市科学规划,上下联动,投入2.437亿元,建设村小和教学点合格学校119所(其中省实事项目校73所);同时,投入4303万元,建设18所公办幼儿园。年底,所有单体建设项目全部完成。2016年11月份组织市级评估,2016年12月初接受省级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经验2 攻坚克难促薄改
认真实施2014-2018年全面改薄工程。2016年投入校舍改造资金6652万元,运动场建设资金294万元。三年累计使用资金7.12亿元,621所学校启动了项目建设,573所学校已完成。在此基础上,规划标准化学校建设。临湘市投入2亿多元,搬迁新建临湘市一中,带动临湘市五中、六中、一完小等3所学校的布局调整。
经验3 上下联动抓重点
备受全市关注的市十四中置换搬迁总投资6亿元,是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建设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项目。市政府常务会、专题会先后3次研究市十四中整体搬迁项目,建设指挥部全过程全天候坚守工程一线,职能部门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建设者全力以赴,昼夜施工。8月底,教学楼、综合楼、食堂、教师周转房已全部交付使用。2016年9月1日,市十四中新校园正式启用。巴陵中学、市九中食堂、市一中等校园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岳阳楼区、开发区、南湖新区“六建六扩”稳步推进。君山区征地200亩,投资1.5亿元,新建市十六中。
经验4 精准扶贫显情怀
全年发放助学金1.92亿元,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学生42.64万人次。组织100所城镇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其中市直26对),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帮扶。选派128名教师参加“三区教援”,9名援藏援疆。市一中邹四雄老师经教育部和西藏教育厅联合考察,任山南三中校长,为岳阳争了光。争取资金439万,为扶贫点媳岭村硬化公路3.5公里,维修山塘、渠道,建文化广场、篮球场,启动了小规模养殖业扶持项目。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小学巩固率100%、初中99.86%、高中94.34%。办学差异系数有效缩小,继岳阳楼区、云溪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后,汨罗市、临湘市、君山区再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