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爱心义卖市集”吸引了50个家庭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加入 ■华商晨报记者 马龙丹 摄
(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闻英奇)昨日10时许,由本报主办的“儿童爱心义卖市集”在沈阳中街大悦城如期展开。作为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我的美术馆”公益画展的前期活动,当天的市集吸引了50个家庭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加入。
参加活动的家长们表示,市集的开展让孩子懂得了爱心传递的意义和珍惜物品的习惯。
家长:
爱心市集让孩子懂得爱心
昨日9时50分,第一个赶到现场的市民王立匀和孩子赵廷月被安排到了第一个展位。今年9岁的赵廷月是童晖小学的一名三年级学生,她的绘画作品成功入选全国九城艺术联展“我的美术馆”公益画展,母亲王立匀通过微信公众号得知活动,并为孩子报了名。
王立匀告诉记者,前一天孩子特地从姥姥家和自己家挑选了30多件小玩具,就是准备参加爱心义卖市集,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将通过交易或交换,为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的小朋友变换成书籍,帮助他们学习更多的知识。“在孩子们交换的过程中,还会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们懂得爱,发现帮助别人是会带来快乐的。”王立匀说。
昨日的市集上,来自大东区教育局幼儿园的杜佳格和妈妈迟小夏也早早来到现场,迟小夏说,孩子自己选择了40本读物,既可作为交换也可直接作为捐赠的物品分享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孩子在市集上可以通过换物体会与小朋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奉献爱心,一个活动可以为孩子带来很多的益处,全家都非常支持孩子参加这种活动。”
最牛展位:
半小时销售15件商品
市集上,17号展位的郝桐一家成了义卖的冠军家庭。
来自宁山路小学的郝桐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当天准备了30多件包括玩具、书籍在内的物品。从10点开市的半个小时,郝桐就以每件一元的价格卖出了15件物品。
郝桐的母亲王爱平说,这是孩子第三次参加义卖,此前只是将一些不要的玩具简单出售,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玩具,丢弃可惜,身边还没有低龄的孩子,玩具和书籍的交换、出售可以实现物品的最大价值。
还有孩子在体会交易的过程中也知道了,玩具和书籍要保存好,保存好的物品才有交易、交换的可能,实现物品更大的价值,那么孩子就会珍惜这些物品。
截止到昨日12时活动结束,50个家庭共“成交”300余件爱心物品,实现图书捐赠110本。
“我的美术馆”将用孩子们捐赠的图书在沈阳市儿童福利院建立爱心书屋,为公益事业献出一份小小的力量,让爱心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