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江河飘扬 党徽在山川闪耀
——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防汛救灾综述
防汛抢险,共产党员始终在一线(资料图片)
今年6、7月份,我市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8月11日、12日,部分地区再度遭受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灾害。面对严峻的雨情、汛情、险情、灾情,全市4800多个基层党组织、15.7万名党员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部署,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用实际行动践行合格党员标准,谱写了一曲撼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守土尽责,基层组织
是坚不可摧的堡垒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抗洪救灾中,一个个基层党组织坚如磐石,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构筑了坚强战斗堡垒。市委第一时间发出号召。面对突出汛情,市委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忠雄明确要求,必须“保命”“保通”“保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灾区交通、通讯畅通,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市委组织部迅速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同时,向平江县、湘阴县等县市区下拨195万元救灾党费。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深入发动,迅速集结,形成上下同心、合力攻坚的防汛救灾格局。
迅速启动应急措施。各级基层党组织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把抗洪救灾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迅速组织和动员一切力量,安全转移受困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市直相关部门闻令而动,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团结一心,筑起防汛救灾钢铁长城。6月30日,平江县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5个乡镇30多个村,通讯、交通、电力、供水全部中断。在与上级党组织失联的情况下,受灾乡镇党委政府、村支“两委”没有等,没有乱,果断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自救,及时转移群众3.2万人,救出被困人员8000多人。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瑰曙深入平江灾区看望慰问基层党员干部时,感慨说:“洪水可以冲毁家园,但冲不垮坚强的战斗堡垒,压不倒屹立的旗帜。”迅速凝聚各方力量。通过在堤坝上建立共产党员示范岗、设立共产党员责任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焕发党员身份意识,团结凝聚力量,奏响一曲抗洪救灾“大合唱”。汨罗市磊石垸防汛指挥部下属15个临时党支部,党员在防汛大堤一线向党旗庄严宣誓,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湘阴县2万多名党员,组成115支党员突击队驻守一线,主动认领“党员示范岗”,立下“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铿锵誓言。屈原管理区向战斗在防汛救灾一线的37个临时党支部授旗,激励斗志,鼓舞士气,为防汛救灾汇聚磅薄力量。岳阳县、临湘市、经开区等地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全力开展基础设施、农业补损、受损房屋修缮等灾后重建工作。平江县、汨罗市紧急购运水稻种子免费发放给受灾群众补种,并派出农技人员指导生产。平江县浯口镇四丰村“两委”班子组织党员群众投工投劳,按照更高标准恢复水毁工程,受灾村民表示“干部群众一条心、灾后重建有信心”。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
是勇立中流的脊梁
风口浪尖映丹心,危难之时显本色。各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勇于担当,始终奋战在灾情最严重、抗灾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生动诠释了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体市级领导坐镇一线,靠前指挥,下到各自防汛责任区指导督导。市委书记胡忠雄第一时间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汛抗灾工作,日夜在一线指挥,亲自察水位、巡大堤、堵管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和生第一时间赶赴岳阳、屈原、汨罗等受灾严重的乡镇,察看灾情,慰问群众,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市“四大家”领导分兵把口,现场督查城市防洪以及县市区乡镇(街道)防汛责任制、值班值守制落实情况。县市区委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党员领导干部包片包岗,24小时值守巡查,科学指挥,及时处置。转入灾后重建阶段后,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想尽千方百计,向省市相关部门单位争取资金项目,落实好配套资金,抢进度、赶工期,加快重建步伐。
基层干部坚守岗位、担当作为。受灾地区1.3万名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一律取消休假,奋战前方,穿雨靴、吃盒饭、睡帐篷,带动群众参与抗灾救灾。630多支由乡镇干部组成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对江湖堤坝、山塘水库、危房、桥梁等重点部位逐个巡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险患。湘阴县沙田垸水位告急之际,400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争分夺秒,一夜之间筑起了一道长达6400米的子堤。岳阳县张谷英镇遭遇“8•12”暴雨山洪和泥石流袭击,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6小时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3000多人,及时抢修30多处受损桥梁、道路、通讯设施,受灾群众24小时内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步仙镇北斗岭村党员邹飞和带领村民从淤泥里解救了2名受困群众,徒步翻越6公里山路用担架将他们送到救护车上。临湘市长塘镇何洞水库发生险情后,镇党委组织140多名党员干部连续奋战5个小时,打桩110余根,抛碎石沙袋200余袋,及时化解险情。屈原管理区水利局干部吴学良,是一名有着30年工作经验的“老水利”,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赶,每天休息不超过两小时。经开区党工委第一时间组织300多名乡镇干部抢修水毁路段,确保了辖区路网畅通。村干部履职尽责、冲锋在前。正值村支“两委”换届选举全面完成之际,一大批新当选的农村基层干部舍生忘死,在抗洪抢险中当先锋、作表率,经受了组织考验、赢得了群众信赖。面对滚滚洪流,汨罗市三江镇花桥村党总支部书记李大元不顾个人安危,紧急转移被困群众途中,不幸落水牺牲,用大爱奏响生命绝唱,被市委追授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市深入开展向李大元同志学习活动。平江县梅仙镇小源村党支部书记黄文虎顾不上抢救自家财物,贮藏的木材被洪水冲走,损失高达120万元。瓮江镇九龙湾村党支部书记钟俊辉奋战抗灾一线,安全转移群众百余人,自家猪场却受淹,损失数十万元。湘阴县静河镇龙潭寺村党总支书记蒋广良,冒着生命危险纵身跳入急流,潜水四个多小时疏通涵管,被群众称赞为“不怕死”书记。君山区钱粮湖镇乾隆村党总支书记陈文良被确诊为晚期血吸虫病,正在住院治疗。他闻“汛”而动,挂着吊瓶组织全村党员群众救灾。广兴洲镇永明村党总支书记张水平的母亲过世,他强忍悲痛,带领村“两委”班子坚守抗洪战场。洪水消退后,村干部又成为灾后重建“主力军”,引导群众克服困难,树立生活生产信心,用勤劳双手建设家园。
挺身而出,共产党员
是屹立不倒的旗帜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15.7万名党员主动请缨、主动亮明身份、主动担当责任,坚持哪里危险哪里去、哪里需要在哪里,挺立在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张合格的答卷。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在一线。洪灾来袭,广大党员争当先锋,积极作为,成为危难关头的“主心骨”。湘阴、汨罗、华容、岳阳县等地共产党员自发组建“防汛抗灾党员战斗营”,设立“抗洪救灾党员先锋岗”,积极巡查值守、排险去患。屈原管理区50名社区女党员组成防汛“娘子军”,顶着骄阳酷暑灌沙袋、查险情,构成大堤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先进典型形象树立在一线。天灾大考,折射品行,凸显党性。国网岳阳县供电公司党员“电骆驼”服务队队员彭克昌顶着高温酷暑,日夜奋战抗灾保电一线,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生命永远定格在抢修现场,市委追授其“全市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74岁的汨罗市老党员雷功要,守了一辈子的堤,防汛经验丰富,今年又义务巡堤,“守堤就是守命,作为党员岂能不管”。华容县老党员陈学兵,修复闸门时不慎摔伤头部,扎好绷带继续作战。7月1日,云溪区路口镇牌楼村四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加入“防汛大军”,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党的生日献礼,感召一大批年轻党员“火线入伍”。强大精神能量传递在一线。利用媒体资源,在岳阳日报、岳阳电视台、岳阳红星网、“岳阳党员E家”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刊发新闻报道80多篇(条),不间断宣传防汛救灾党员先进典型。人民日报、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组织人事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红网等媒体,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对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抗洪救灾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激励广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岳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