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韵味,这韵味可以从地名看出来。一个地名,有时候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特色,所有的地名串联起来,就是整座城市的气质了。
岳阳,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名城,细说岳阳老地名如同品读岳阳的历史,源远流长。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新地名也应运而生,如北港路、通海路等,岳阳的地名是如何命名的,其中又有哪些故事呢?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黄 梅)
各式各样的路牌
穿行老巷 品味巴陵的人与事
老路悠悠,芳名可依。当漫步在日常穿梭的大街小巷,可曾知道这些路名有多少年的历史?市史志专家邓建龙告诉记者,岳阳路名的诞生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
明清时期,巴陵的路名多以地形地貌、官府衙门而得名。如土桥、花板桥古时附近都有溪流,上面建有桥,现在虽没有溪流,但路名一直沿用至今。
民国时期,有的路名消失,有的经历史变迁而被易名。如先锋路,原名全家巷,1922年10月,在粤汉铁路岳州车站工会成立大会上,代表们认为铁路工人应做革命的先锋,故将此路改为先锋路。
新中国成立后,是岳阳道路得名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建设路、建湘路等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路名陆续出现。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众多宽敞畅通的马路令整个岳阳变得四通八达,出现了很多新街道,在这个时期,南湖路、五里牌路等一批道路兴建,逐渐成为岳阳市内的交通主干道。
邓建龙感叹,岳阳的路名别致有趣,甚少重复,各有特色,有一些起名规律,比如以行当、地形、历史典故等。
桃花井巷,原名考棚街,明清时在此地建有岳州学府的考棚,每年在此举行府县童生会考。光绪32年(1902)被改为巴陵县立中学。民国初期,棚舍曾被用作赈济灾民的“粥厂”,故考棚街又被称为棚厂街。街的东南面有古井,一位名叫桃花的丫环因不甘受元兵侮辱,投井而亡,后人为纪念她,故将此井命名为“桃花井”。20世纪50年代后,此地列为居民小区,故改称桃花井巷。
而雷峰山路的起名似乎就有点“名不副实”了。此处在清《光绪巴陵县志》中称为雷轰山,缘由是古时因此处空旷,雷电现象频仍,每逢电闪雷鸣,便雷声轰轰隆隆,故称雷轰山。因轰与峰音相近,故又被称为雷峰山。2000年后,此处辟为新建居民小区与街道,故路以山名。
……
像这样有故事、有来历的地名,在岳阳俯拾皆是。有的地名以经营特色得名,如鱼巷子、茶巷子、油榨岭等,有的以居民姓氏得名,如金家岭、董家巷等,还有的因地理方位形状得名,如南正街、羊叉街等。
路名既是道路的招牌和标签,让人见名识路;它也是道路的见证,路的历史可以以此窥探。正因如此,路名也浸染了岁月的味道,沉淀了文化的痕迹。
奔驰大道 见证城市的变与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大,原有的老路已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一些新建的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见证了岳阳这座历史古城的变迁和发展。
位于城西的云梦路于1964建成,原名城东北路。北起巴陵大桥东,南至青年路,长854米。20世纪90年代后,自青年路至南湖渔场处,又修建城东南路。2000年后,路又往南延伸至南津港大堤处,全路改称云梦路。现如今,这条路每天过往车辆、行人无数,成为岳阳西南方向的重要干道,见证了城市的繁荣。
岳阳中心城区主干道路岳阳大道,笔直而宽阔,外加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成为京珠高速进入岳阳市的门户,在岳阳的道路中首屈一指,它的宽阔和美丽不仅让岳阳人感到骄傲,外来游客在大道上奔驰一回,也是赞不绝口,直呼:“大气!”
细数岳阳的路,其中不少路几经易名,为百姓所称道。“以前洞庭大道叫长虹路,没有什么名气,也不能反映岳阳的特色,远没有洞庭大道好听,容易记住。再加上洞庭湖大桥,这条路也算是岳阳颇有名气的大道了。”家住城西的老岳阳人陈岳林感慨道。
学院路以前叫三眼桥路,因湖南理工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岳阳的高校汇集于城市的东南方,学院路更能彰显城市的规划和格局。
从上世纪80年代起,“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城市的扩张,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口号。城市规划、交通先行,打开岳阳的地图,一条条崭新的道路横纵交错,编织出一幅繁荣昌盛的图景,洞庭湖畔一座滨水新城正迅速崛起。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构建“1+4+2”大岳阳城市圈新格局,加快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确保岳阳在新增长极建设、转型跨越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岳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决心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公路规模、路网结构、路域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传承历史 彰显城市的乐与美
无论是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路,还是见证城市发展的新路,都体现着城市的形象,更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早从2000年起,我市对不规范的路街巷名称进行调整,并重新命名。2010年对107国道以西的道路、王家河以东的地方从大道、路、街、巷进行规范命名,录入地名新数据上万条,全市地名数据库建设得到了更新,建立了市门牌管理系统,录入数据3万余条,在全省排名前列,并出台《地名管理办法》,促进地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然而,也存在一些后续工作跟进等方面的问题。因诸多因素,仍有一些巷道门牌、路牌标识未得到规范,给户籍管理、邮政管理、群众交往等正常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带来了不便。
“地名改了,那么身份证,房子产权证,营业证,银行工商等等手续都要改来改去,不是很方便。”市民李平深有感触。
“要规范地名,首先要加强地名的管理,协同民政、交通、规划、统计、房地产、工商、财政等相关部门,统一管理体制;其次,加强地名标志、标识的命名的经费投入,制作有文化底蕴的标识、标牌;第三,加强地名方面的研究,开发地名文化,加强旅游、地名文化方面的宣传。”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工作人员说。
多年研究岳阳文化历史的邓建龙称,地名的命名要突出历史底蕴、文化传承和地域特色,选取群众喜闻乐见、鼓舞人心的地名,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体现时代风格,打造富有魅力的地名体系,让群众有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于因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带来的地名命名更名,要本着易找好记、方便市民的原则,透过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特征,提出更具文化品位的地名预案,使新地名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层次化和序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