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岳阳非公经济腾飞势不可挡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01日    责任编辑:许铭

图为湖南省华文食品有限公司卤制生产线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金)8月30日,湖南省华文食品 有限公司,各生产线均开足马力,抢抓订单生产。董事长周劲松一脸欣慰:“今年1-6月完成销售额4.7亿,仅半年时间就突破去年全年4.04亿的销售总额。”

作为我市千亿级食品产业的领头羊,20年前华文食品从租赁一百多个平方场地生产平江酱干起步,发展到目前,已拥有占地200多亩的国内领先水平的华文食品工业园,其主打产品休闲鱼制品稳居行业第一、豆制品排名进入行业前五,旗下“劲仔”“博味园”品牌已成为行业知名品牌。公司合作经销商超过1000家,营销网络覆盖全国,并有产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海外市场。

在最近我市《关于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十条)又一利好政策出台后,周劲松更是确定了公司“未来三年实现20亿元产值,并走向资本市场”的“一个发展小目标”。

20亿,小目标。作为一名民营 企业掌舵人,周劲松的底气从何而来?追根溯源,是我市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用心“呵护”,也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呈现出来的勃勃生机与强劲腾飞之势 。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关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引导,落实优惠政策,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数量明显增多、总量不断扩大、贡献日益突出、活力持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3.4%,投资占全市投资总额的60%,吸纳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年新增就业总数的90%。尤其是电磁、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产业发展势如破竹。

“已成为岳阳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和动力引擎,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方亚华如此评价我市非公有制 经济发展成果。而在5年以前,我市非公有制 经济还面临企业规模小、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缺乏、融资渠道有限等一揽子发展瓶颈。

为突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瓶颈,近年来,我市持续大力开展“联手帮扶重点产业发展”行动,组成了由39名市级领导挂帅,84个部门单位参与的强大帮扶阵容,深入石化、食品、电子信息与光伏等重点产业进行调研解困。为此,我市成立了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升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县市区和各产业均成立了帮扶工作小组,各小组责任单位和参与单位均组建了班子;对收集到的企业困难与问题,实行“挂号销号”制度;并加强工作调度,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帮扶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特别是今年7月,我市为着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助力岳阳打造湖南经济新增长极,出台了“非公经济十条”,围绕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大力营造尊重企业家的舆论氛围、加大企业金融扶持、强化人力资源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加大本地产品推广、开展企业帮扶行动、加大对财税贡献大户的奖励、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十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非公经济十条”包括每年安排各类支持经济发展专项资金2.5亿元,组建注册资本金达到10亿元以上的市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最高给予奖励100万元,帮扶30家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对缴税排名前20名的民营企业给予500万元的奖励等。

随着“非公经济十条”的出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瞄准了更高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达到35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突破70%,上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达到35%,进入全省民营100强企业达到8户。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岳阳非公经济腾飞,势不可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