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回家乡,当“空中交警”!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3日    责任编辑:李璇


建设中的三菏机场 王 金 摄


讲述人:岳阳机场运营发展有限公司企划市场部经理 甘璞

“登上高高的塔台,就成为空中的交警。专注蓝天,追问彩云,守护长空那份安宁……”

一首《登上高高的塔台》空管之歌,诠释了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使命与担当。

我就是一名被称为“空中交警”的空中交通管制员。每当这首旋律响起,敬畏之心便油然而起。

我是汨罗人,儿时起,叔叔和伯伯就在航空公司工作。受他们的影响,我常常仰望天空,翱翔的飞机,曾带给我无尽的遐想。

高考那年,我在志愿栏填下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空管专业。毕业后,我先后在江苏、常德等地从事空中管制工作。

为蓝天铺路搭桥,为飞行引路导航,护卫飞行安全,就是我的工作和职责。任何工作上的遗漏或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灾难,属于高风险高压力高技术行业,也是民航稀缺型人才,目前全国持照管制员不超过6000人。

在高高的塔台上,我在雷达屏幕前密切监控着每一架飞机的飞行动态,通过无线电通信设备向飞行员发布各种指令。从业10年,共指挥20余万架次银鹰安全落地、起飞。

我曾多次成功处置突发状况和飞行特情,获单位嘉奖,每年被评为优秀安全管理员;在担任管制教员和管制主任期间,我带领的管制室班组曾荣获团体奖项共计30余次,其中国家级奖励4次,并为民航培养了多名执照管制员。

每当看着那一架架满载着人们理想和希望的银鹰,在我的指挥引导下翱翔蓝天,满是自豪的同时,一直梦想着家乡哪天能启航长空,既能为家乡“蓝天事业”尽一份力,也方便照顾年迈的母亲。

2015年12月,三荷机场奠基,岳阳筑梦长空,开启空中发展“大门”,让我在家乡圆了“蓝天梦”。

那时,公司恰好人事变动,有一家外地机场为了“挖”我。在高薪和家乡面前,我义无反顾选择了后者。来三荷机场后,我既肩负空中管制业务,又参与机场运营筹备工作。

从一名技术骨干,到成为家乡“蓝天事业”的追梦者,角色上的转变,压力和挑战,也随之而来。

为了让航班航线与家乡城市发展、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我深入汽车站、火车站、高铁站、城陵矶港等客货站点做了大量调研,并从周边民航机场了解运输数据,取得了岳阳客运市场第一手数据资料,完成了《岳阳机场客运市场调研报告》。并围绕岳阳机场“货运枢纽”和“通航之都”两个定位,与长沙、武汉两机场差异化功能设计,结合岳阳及岳阳机场的资源特点,编制完成了《岳阳机场航线网络构想及实施方案》,实现“客货并举”的机场运营蓝图。

机场建成后,1.5小时航程可覆盖环洞庭湖区、江汉平原和湘鄂赣毗邻地区2300多万人口。届时,从岳阳飞北京只需2个多小时,到三亚、昆明、上海等地只要1个多小时。

作为一名航空人,能与家乡人民一起逐梦蓝天,我倍感自豪。

整理:记者 王 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