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长江信息报记者 孙丽芳)“春节期间都没有听到过鞭炮声,空气都好了很多,……”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凤桥管理处白石居民点的居民都对禁炮效果赞叹不已,特别是对管理处“鞭炮换鲜花”的创新举措大为点赞。
原来,金凤桥管理处为推动居民文明祭祀,春节期间在全管理处设置了11个值守点,每个点至少有4名干部,一半以上是党员志愿者,设点疏导交通、宣传森林防火和禁炮宣传。
“新年好!现在全市禁炮,麻烦您将鞭炮交给我们统一管理,这里有鲜花和香,您可以带去上坟……”一位带着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正在给车里带有鞭炮去祭祖的居民做工作。“鲜花和香要钱吗?”“不要钱,这是社区免费给您提供的!”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车主思考片刻,便欢欢喜喜将鞭炮交给了工作人员,捧着鲜花驱车离去。
金凤桥管理处主任胡勇大年初一在各个值守点进行督查,他透露,大年三十当天管理处11个点给居民换了1000多支鲜花,所有工作人员一直执勤到凌晨12点多。大年初一辖区内所有花店的鲜花都被他们买光了,只好用假花代替,当天准备的3000多支假花下午4点左右就全部派完了。从早上7点到下午5点,满满一大车鞭炮,就是一天时间用花换来的“果实”。
陈和平是金凤桥管理处禁炮中队兼城环中队中队长。他介绍,从2月15日开始,每个社区有3个值班点,点上有人蹲守,流动有人督查,路面有人巡逻,全方面进行劝导,防止有漏网之鱼。
作为一名1983年就入党了的老党员,陈和平虽然春节假期里他排班是在大年初五,可他大年初一也放弃休假,早上7点就出了门,为禁炮工作而奔波。他老家在益阳南县,老母亲96岁,卧病在床,由于工作需要,他也没有回家探望。
“本职工作需要我,走不开,而且我是老同志,更要坚守。”陈和平站好了大年三十、初一两天最重要节点的岗,才匆匆回家给老母亲拜年。他说,鞭炮换鲜花的举措,让辖区内的炮声几近绝迹,移风易俗的工作卓有成效,他感到了满满的成就感。
“群众配合度高,只有外地来的少部分人不配合,通过我们一起做工作,也基本上将工作做通了。”胡勇介绍,所有鲜花换回的鞭炮将在年后集中销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