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汪令维 杨琴 叶旭峰)“轰隆隆……”3月26日9时,湘阴县漕溪港街道办事处白泥湖园艺场内,随着16台挖掘机集中作业拆除,一栋栋废弃的“空心房”随之倒地。前来督战的湘阴县委书记汪灿介绍,湘阴通过对园艺场“空心房”整治,这里可新增耕地面积730亩,腾出建设地面积120亩;湘阴未来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把园艺场建成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
白泥湖园艺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占地5000亩,属洞庭湖冲积平原地貌,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是理想的粮食重要基地。园艺场自2009年搬迁至湘阴县城后,遗留之处低效闲置。今年,该县将园艺场纳入农村“空心房”整治范围,分二期进行综合整治,现第一期1500亩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
“‘空心房’影响环境美观,存在安全隐患。政府组织拆除进行综合整治,真是一举多得。”村民李爹在连日来干部们的政策宣讲下,对“空心房”整治的有利之处也能一眼看透,说上几处。
湘阴国土资源局干部蔡敏说,园艺场整治完成后,在调优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缓解用地难的瓶颈的同时,将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美化乡村环境、增加绿色植被、促进土地生养休息,综合效益还将明显提升。
“5月初可种下早稻,下旬则可种下中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钟智勇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新增耕地水稻早晚两季按800公斤/亩计,可收益200万元,低产能改造后水稻早晚两季按增量200公斤/亩计,可增加收益近60万元,合计两项权益人每年增加收益260万元。
目前,湘阴正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对园艺场产能较低的770亩耕地实施路网、林网、水网改造,以提高粮食产能;对肥力贫脊的低效林地,则通过清杂、复垦、深耕、配套设施完善等措施开发利用成水田,分三年制定相应培肥计划,达到高标准农田耕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