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头条

24年,每年这一天这位全国道德模范都会做同样一件事……
作者: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1日    责任编辑:许铭


光荣院的抗美援朝老人紧紧抓着李国武的手,笑开了怀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海洋  实习生 周 顺

阳光热烈,天气闷热。在建军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酷暑彷如时光大师再现当年人民子弟兵金戈铁马壮怀激烈。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之际,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全国道德模范李国武带领公司部分志愿者分别走访慰问了临湘市武警大队、武装部以及光荣院,与这些祖国的战士们——这群最可爱的人度过了又一个难忘的建军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李国武都会和其他的志愿者们给这些军人们送去慰问与祝福,这件事,从1994年开始,至今他们已坚持了24年。

 

见证:军民鱼水情深


 

礼轻情意深

“立正!向右看齐......”还没走进武警大队便已听到武警战士们齐刷刷整队的脚步声。上午近十时,斜射的日光拉长了战士们投影在地上的影子,军绿色的衣服微微被汗水浸透。此时,战士们排好队列迎接李国武等爱心志愿者的到来。

李国武站在队列前面,向全体武警官兵表达着他心中对于武警战士的感谢和最高敬意,是这些可爱的武警战士们在危险时刻保护了人民的安全,守卫我们依恋着的这片热地。

随同而来的十三村爱心志愿者,帮助战士们有条不紊地传接着慰问品——100件十三村香菇酱,整齐地卸装在一起。笑容夹杂着汗水,洋溢在战士们的脸上。

“这是我第三次看到李国武慰问我们”,2012年来到临湘武警大队,已经在武警待了6年的武警大队文书谢国亮笑容满面地说:“十三村的香菇酱,是战士们酷暑下饭的开胃菜,战士们特别喜欢吃”。

依依惜别武警大队后,志愿者们又来到临湘市武装部。临湘市武装部的前身是814部队,也是十三村军民共建的老单位,从那时算起到现在已有二十余年。李国武等人与去年刚到任的政委王国峰一见如故,明亮整洁的会议室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共话鱼水情。

礼轻情意重。李国武说,自己坚持这么多年,最重要的是坚持这一份情谊,心中始终有对保家卫国子弟兵的敬意与热爱。

 

军民共建鱼水情

“我们在地方上认真履职,有所作为才能得到我们百姓的认可,临湘人民也一直非常信赖我们”,武装部政委王国峰说:“军民共建交流活动平时可以更多,帮企业开展军训,既是考验我们队伍的自身素质,同时又是普及国防教育。我确实没有见过与我们关系如此密切的地方企业,你们不求回报,坚持24年真是不容易。在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中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部队学习的,部队的管理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很多经验。”军民鱼水一家亲,王国峰的一席话在这里给予这个词条最好的诠释。

告别武装部,志愿者一行来到了最后一站临湘市光荣院。

对于光荣院里的老人们来说,李国武是常客。三十多老人坐在门口阴凉处,手里轻轻地摇着蒲扇,看见李国武到来,笑容撑开脸上的褶皱,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光荣院现在住着十几位孤寡抗美援朝老战士及老战士遗孀,他们现在平均年龄80多岁,很多事情老人们都记不住了,但对于李国武却记忆犹新。一位烈属熊奶奶甚至记得李国武曾经领着他们参观岳阳楼的情景。

犹如久别重逢的亲人,李国武逐一与老人握手寒暄,一起合影……有的老人抓着李国武的手,久久不肯松手。温馨弥漫在光荣院,弥漫在每一位老人和志愿者心田。让李国武特别意外地是,光荣院居然给李国武准备和颁发了一面锦旗,上书:“孝亲敬老表率 文明传承典范”,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

临走时,李国武深情地对光荣院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也只是每年隔三差五的来看望一下老人们,最辛苦最不容易的还是你们这些工作人员呐!”

光荣院工作人员王珏自2002年参加工作起便在光荣院照顾老人,待老人如亲人,至今也有16年了。面对李国武,王珏谦虚地说:“李总您做得特别好,是光荣院的常客。我们不算什么,光荣院的每一位老人保家卫国牺牲很多,本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照顾好他们也是我们份内应该的”。

离开光荣院,时近正午,而湖南省十三村及其李国武留给这些老人的温馨时刻,令人浑然不觉暑酷而倍感清凉。

 

李国武,“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还会做下去!”


李国武“羞涩”地接下了意料之外的锦旗

初见李国武,是在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门口墙壁上贴着的《市光荣院入住老人生日名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记者数了数,名册上有13人。李国武深情地说,他第一次慰问时,光荣院有40多人,可惜岁月不饶人,第一批老人只剩下13人了。光荣院现有的老人,有一些是后来陆续进来的。

据光荣院工作人员介绍,从1994年开始,每逢光荣院孤寡老人的生日,十三村志愿者带上蛋糕和节目陪伴他们过上一个热闹、愉快的生日。特别是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八一节等重大节日,十三村志愿者还会陪着老人们一起看抗美援朝等战争题材的老电影,开联欢会,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

对于老人们来说,李国武已经是他们的亲人。

早在1994年,李国武刚起步开一家食品小店时,就和当时广州军区驻临湘某部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说起这事,在县水利局老院里,已转业到地方的邱国营还记忆犹新,高兴地说,当时李总还是小伙子,每年带领员工来看望我们。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感受到了部队、军人在个地方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就是他们争取来的,所以现在我们的回报不足挂齿,并且是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我们要把这种拥军爱民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李国武说。

 

记者点评】传承不朽,精神永生

历史不会忘记,抗战时期敌后游击队军民一家亲的史实与场景;军人不会忘记,解放战争时期,妇女老少不分昼夜前赴后继地支前故事。纵观解放军的建军史,无不昭示了一个真理:人民军队人民建,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

“军爱民来民爱军,军民相拥一家亲”,这种共生共存共荣的鱼水深情,是人民解放军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

和平时代,战争的硝烟虽然散去已久,但当前动荡不安的中东局势以及一些热点地区的战乱,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忘战必危。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传承至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人民军队的力量源泉,依然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李国武及其十三村24年拥军情怀,薪火相传。任光阴飞逝,李国武依然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向这群“最可爱的人”致敬。他以他24年来的坚守与执着,续写着军民鱼水情的传承与永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