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周丹 周顺 徐颖)7月27日清晨,盛夏的第一缕阳光缓缓落在湖南理工青春四溢的田径场上,一群热情似火的青年追着阳光奔跑,因为特别的肤色和灿烂的笑容,引来不少人关注,他们就是来华训练的马达加斯加运动员们。
2017年,受国家商务部、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湖南省体育产业集团委托,湖南理工学院获批湖南省对外体育技术培训接待基地,紧跟“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际体育技术文化交流项目。马达加斯加岳阳此行共36名国家级运动员,4名专业教练,田径队与举重队各18名运动员,基地派出4名中方教练在两个项目上进行为期4个月的训练指导。
“有梦的地方就有活力与希望。”全非运动会与环印度洋到过运动会即将来临,马方运动员漂洋过海来训练,期望在运动会上比出成绩,赛出风采。
“明年我还想来岳阳”
双眼皮高鼻梁、大浓眉雪白牙齿、高个子黑皮肤,拥有八块腹肌的马达加斯加田径运动员Nantenaina(飞迪),在人群中显得尤为亮眼。
“明年我还想来岳阳,要把马达加斯加最好的东西带过来给中国朋友。”Nantenania(飞迪)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自今年4月来华后,这个享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美称,蕴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化古城——岳阳,对马方运动员来说,是他们的另外一个家。
近日马方运动员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岳阳楼。Nantenania(飞迪)露出耀眼的小白牙,满脸笑容回忆说:“我看到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东西,洞庭湖很宽广,岳阳楼很漂亮,尽管那天阳光炙热,但对于偏爱日光的我们来说,更像是一种来自异国他乡的特殊欢迎方式。”
“我爱中国这条金龙”
“小圈大圈速度,速度大圈小圈...”马方运动员Tsima(秦玛)在带领团队舞龙时与队员们齐声说。
为丰富马方运动员训练之余的生活,理工学院利用自有资源对马方运动员进行舞龙、太极拳训练。训练在每周于八点半于体育馆二楼武术房准时进行。
Tsima(秦玛)说舞龙训练由十名运动员组成,分成龙头、龙身、龙尾、龙珠四部分,他负责龙头的引领部分。每次看着自己手上的中国龙有模有样地飞舞,总有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
“训练会流很多汗,有时也会存在语言沟通不顺畅的问题,但老师和翻译一直很用心教我们。每一滴汗水都是快乐的!”Tsima(秦玛)说,“我爱中国这条金龙,热爱中国的传统武术!这些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激情与活力,也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们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耐心示范,认真倾听技术指导。不顾天气炎热,积极配合老师训练,将手里的中国龙舞得活灵活现。
“虽然累可快乐着!”
“我们能读懂他的每一个眼神和手势。”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马达加斯加田径运动员Jany(查尼)对教练张可的深情告白。
在今年4月份马方运动员来华训练之前,张可等人已前往马达加斯加对其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技术指导,两者之间早已不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多的是对彼此的信任和关爱。
“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运动,认为运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每次看到她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我就很满足。”张可愉快地说。
运动员们能吃苦,每次训练都很拼命,除非缺胳膊断腿,否则轻伤不下火线。相比短短三个多月训练取得的好成绩,张可更注重运动员们的健康和安全。平时关心他们的时间多过于家人。
“这是我应该做的。”张可教练双手叉腰,豪放洒脱地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虽然累可快乐着!
“洞庭湖滋养的丝路情谊值得永远珍藏”
“体育竞技大赛,拼的就是那一股勇于挑战和不服输的精神。基地每月会安排一次成绩测试比赛,便于了解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在过去的三次测试中。,田径队运动员已经打破四项马达加斯加国家青少年纪录,整体成绩的提高率在90%以上。”体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喻俊笑着说。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漂洋过海来相见就是丝路上的一种缘分。
基地自2017年创办以来,共接待了瓦努阿图、玻利维亚、缅甸、乌拉圭、马达加斯加以及牙买加等六个国家的180多名运动员。体育学院院长周次保坚定地说:“今后,学校也会加大投入,建设新的体育场、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不断提高外宾接待能力,拓展技术交流项目。”
在华剩余时间还剩半个月,训练的成果终会在赛场上得到见证;而这洞庭湖滋养的丝路情谊也终将被人们永远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