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吗?嗓子是人体唯一像乐器的器官,但很多人对这个“乐器”使用不当、发声不对。在4月16日世界嗓音日前夕,记者采访城区多名耳鼻喉科医生,为大家带来使用和保护嗓子的实用指引。
【案例】
男生发女声变自卑
20岁的男生小刘高大帅气,但基本不说话,因为他一张口,就是尖细的女声,常被同学讥笑为娘娘腔,久而久之,他很自卑。自从初中时变声变成这样以来,他就不肯在课堂回答问题,热爱篮球的他,在球场上也不说话了,要跟球友沟通的时候,只以拍巴掌替代。
职场白领孔小姐也有说话的烦恼,“上班正常地跟同事沟通说话,但下班后总是嗓子疼沙哑,回家一句话都不想说”。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说话量并不大,但发音的位置不恰当,造成嗓子负担重,“因为她周围都是男同事,可能为了强调自己的女性特质,使用了比较尖的音调说话”。另一名病人则相反,故意压低嗓音说话,医生介绍,“一名刚工作半年的男生,觉得低沉的声音会让自己在职场给人成熟稳重的印象,所以压低声音说话,时间长了,嗓子就出问题。”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跟三五知心好友聚会聊天,当时聊得开心,过后却嗓子疼,得休养一两天。更别提唱K了,声嘶力竭地high翻天之后,几乎要成“哑巴”。
【解读】
说话久肋部累而非喉部累才是对的
据医生介绍,嗓音疾病发病率很高,根据美国国家嗓音言语中心的报告,约7%的人患有各种嗓音疾病。46.6%的教师患有各种嗓音疾病,经商人员嗓音疾病患病率达到41.93%。
嗓音疾病的发生与嗓音误用和滥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临床检测和调查,我们发现,嗓音误用和滥用非常普遍”,由于没有及时加以纠正,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嗓音问题,如声音嘶哑、说话费力、用声疲劳、高音上不去、声音间断等。严重者可导致嗓音器质性病变,如声带水肿、声带息肉、声带小结等。老师、歌手、销售、播音、主持、律师、管理人员等用嗓较多的人群一般容易出现嗓音问题。
说话不好听是天生的,没法改变?这是误区。医生指出,说话好不好听,天生因素只占小部分,除了受声带结构影响外,市民学习正确的发音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音位置(音调)可以让自己拥有圆润动听的嗓音。
医生介绍,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音调,当发音的音调合适了,就会让声带处于自然状态,说话放松不疲劳。“一般来说,女生的音调比较高,在250赫兹左右,男的比较低沉,在150赫兹左右。”
“当你说话总觉得嗓子累,说明发声用力的地方错了!”医生指出,“发声的动力器官是肺,而不是喉。”以腹式呼吸为主的胸腹联合呼吸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肺的潜能,为发声提供充足的气流动力。所以,当说话久了,觉得两侧肋部很累而喉部不累的时候,说明基本掌握正确发声用力方法了。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恰当的共鸣和音调,就可以使自己的嗓音说起来舒服,听众听起来也舒服。“需要提高音量的时候,千万不要通过拼命用力挤压咽喉发声来实现,一定要学会怎样利用鼻腔、咽腔、胸腔这些与生俱来的‘高低音炮’。”
【纠治】
嗓音训练可矫正大部分声音问题
找专业医生,通过嗓音训练,可以矫正大部分声音问题。比如说,青春期变声没变好,说话难听,嗓子容易痛、累,都是可以通过嗓音训练改善的,医生介绍,“90%以上的人是可以矫正的”,特别是有变声问题的男生,青春期过后越早看医生越好,“嗓音训练通过让病人形成新的用声习惯、掌握新的发声技巧解决嗓音问题,防止疾病复发。”
据医生介绍,嗓音训练的内容包括学习呼吸、放松,矫正到适宜的语速、响度、音调等。
【小贴士】
教你改变错误的说话方式
1、 如果说话语速太快,不换气,会让声带长期处于绷紧状态。正常人说话应该是200~230个字/分钟。换气时轻松,声带互相接触,不用力。
2 、控制好音量,不要太大。
3、不要频繁清嗓。清嗓时两个声带剧烈地碰撞,尤其不好。想清嗓的时候,不要爆破式地清嗓,可以用喝温开水、哈气的方式清嗓。
4、 在嘈杂环境下,不要大声谈笑。在长途飞机上等环境干燥的地方,多喝水,少说话。
5 、把握好音调,不要过于尖锐或低沉。(蒋隽 李绍斌 彭福祥 朱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