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在如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手机的使用人群也越来越广泛,上至八十岁老人,下至八岁儿童,只要有时间和机会就会拿出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更有甚者对手机的依赖已经到了“机不离手”的地步。
晚上临睡前玩上一段时间的手机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晚间节目,甚至是玩着手机就睡着了,于是乎美其名曰“玩手机还可以催眠”,真相真的是如此吗?
玩着玩着就睡着了?
在临睡前玩手机之所以会出现玩着玩着就睡着了,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玩手机的过程中精神过于投入,往往就错过了正常的睡眠时间,结果就会出现越玩手机越困,最后拿着手机就睡着了。其实晚上临睡前玩手机危害还是比较多的。
蓝光是什么?
手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屏幕会发出微弱的蓝光,蓝光是可见光中波长最短、能量最强的部分。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电脑、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屏幕中,很多含有蓝光,如果光源中蓝光成分越多,光源的色温也就越高。
相关的研究发现,如果在晚上使用光源色温越高的电子产品,对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的影响便会越大,从而可能会打乱身体代谢机制在夜晚的代谢状态,睡眠自然而然就会出现问题。
褪黑激素又是什么?
对于褪黑激素,有些人可能会表示不太理解。其实简单来讲,褪黑激素是我们大脑中分泌的一种荷尔蒙,当这种物质分泌到一定的数量,人就睡着了。
褪黑激素的分泌量受光线与黑暗的调节,一般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褪黑激素在婴幼儿、青少年时期分泌旺盛,老年期分泌量减少。
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对于光线是十分敏感,哪怕是有一点的微弱蓝光,其分泌量都会受到影响。
虽然手机中的光线不如白天太阳光线强,但是其蓝光仍然不可忽视,也会影响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量,不仅仅会引起夜间的新陈代谢出现一系列问题,同时还会引起肥胖等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