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将在沈阳举办。作为热身活动,3月21日,举行了“创客峰会·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三月秀”。活动现场,聚集辽沈地区多位知名企业家、学者、投资家、创客,共话创客精神,助力东北振兴。
本次活动由正和岛、中德创新研究院、沈阳市科技局、中德高端装备制造园主办,正和岛全球创新大集组委会承办,旨在为更好的服务企业家及创客群体,帮助企业家和创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资源对接,助力传统产业通过注入科技创新项目实现转型升级;践行“创客精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帮助成功企业家和优秀创客、优质项目精准对接,达成合作,实现共赢。
当天,现场分为主题演讲、项目路演、对话论坛、辽宁岛邻机构新春家宴四大板块。硅谷创业家、Founder Space创始人史蒂文·霍夫曼,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正和岛企业服务联盟主席、红圈营销CEO刘学臣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通过分享自己的创业故事和心得体会,使创业者们拥有更多的可学习借鉴模式,为振兴东北经济添砖加瓦。
谈初心 创业者要牢记变与不变
每名创业者都有一个创业梦,对未来有着不同程度的期待。正和岛企业服务联盟主席、红圈营销CEO 刘学臣就是这样的人。
1988年,读初三的刘学臣,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通过卖冰棍赚了192块钱,这让他第一次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多年来,如今已身为创客的他表示创新发展离不开变化,但身为一名创业者,创业的心不能变。
“当年卖冰棍和现在成为创客做对比,我的理念变了,知识构架变了,创业的土壤变了,资本环境也变了。”刘学臣说,“过去用自己的钱批发冰棍在街头卖,看见同学很害羞,如今我成为了一名创客,在过去创业的七年中,拿到了8轮风险投资,即便是这样,我的创业梦始终没变。”
初心未变,方得始终。对未来,刘学臣重满了信心:“我相信,因为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梦想将得以实现。”
述创新 创业者要勇于突破
当前,面对前所未有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创业者们盲目“跟风”的情况屡见不鲜。对此,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要引领产业,不跟风发展。要创新突破,要勇于探索。这是抓住创新、创业时代机遇的前提条件。”
曲道奎认为,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都要找准适合自己的事情去做。“创新、创业并不是所有的人多适合的。有些人适合创新,有些人适合创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擅长的领域,不能一窝蜂,说创新就都去创新,说创业就都去创业,要有自己的特点,根据自己的资源、背景去选择。”
在曲道奎看来,在创业之初,首先要搞懂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同时,要思考如何将创新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以谋求企业合理发展。
“创新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通过突破原有的技术、模式,生出新的产品、新的模式。而创业则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去完成的。”曲道奎说,“创新无疑是发展模式驱动的重要要素,但光有创新并不能完成创业,更多的要去考虑资金、市场的要素。要将创新驱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才是科学、合理的”。
话振兴 创业者会让沈阳经济重回“春天”
2016年9月开始,沈阳市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力争到2020年,沈阳营商环境达到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排名前50名经济体的水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沈阳,在振兴东北经济过程中,起到领航者的位置。
针对当前沈阳经济发展形势,硅谷创业家、创业孵化器Founder Space创始人的史蒂文·霍夫曼表示,引进新的工业技术改变现有生态体系,用创新思维教育培养人才,一定会让沈阳经济重回“春天”。
“如今我们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革命,结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机器人技术和生物科技等等,这些技术将改变我们行业的发展。”霍夫曼说:“沈阳正面临着这样一种机遇,可以拥抱这波新的科技浪潮,并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在霍夫曼看来,除了“拥抱机遇”,运用科学引领技术创新外,也要改变创业者的思维模式,转变传统观念,改变行业现况,而这就需要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人才,运用每一个人的智慧与才能,将现有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对此,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李松林表示,除了企业创新,政府也在发展中谋求创新。“政府的创新是在框架内,按照法律治理的要求,在不缺位、不越位的情况下,行使自己可以依法行使的权力,为企业优化好发展空间,做优软硬环境建设。”
据李松林介绍,当前,政府创新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其从原来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共存的状态,充当起监督保障的作用,从而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可以走上前台,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还要为企业提供一处能够不断地产生出创新思想的沃土,让企业家们的想法在这片沃土中得以实现。”李松林说,“我们所做的就是为创新者提供无顾虑投资,无干扰建设,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当企业家们要把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就会在行业中迸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用创新的产品,为东北振兴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