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创客

李开复:创新工场成立之初我住如家 为募资行李还被偷
作者: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6日    责任编辑:汤嘉


创新工场昨日宣布完成第四期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超额募集,总规模为5亿美元。此轮募资完成后,创新工场共管理6支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达110亿人民币。

创新工场同步宣布第三期人民币基金已启动募集,预计募资金额为25亿元。

成立之初,创新工场只有1500万美元基金,今天,创新工场四期基金就已达到5亿美元。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给雷帝网回顾了创新工场这些年的融资历程,称当初创新工场的管理团队都是住如家、坐经济舱,挤在清华创业园创业。

李开复讲了一个创新工场二期基金的故事,李开复当时为募资飞了13个城市,行李连同商业计划书全部被偷走。

当时,有人在微博上问李开复,行李没有了,怎么飞行那么多城市,李开复说,全部是手拎的行李。还有人说,李开复不洗澡,因为每天飞一个城市,衣服不可能洗。

李开复说,自己就带了13件衣服。又有一个人说,一个小箱子怎么装得下13件衣服,李开复就拍了他太太怎么能把13件衣服折起来的图片。

此外,外界对创新工场的印象是一家“投资+孵化”模式的公司,昨日的融资沟通会上,李开复透露,创新工场的新定位是:一家VC+AI的机构。创新工场是Tech VC。

李开复说,美国VC回报最高的并不是红杉,而是Benchmark,因为Benchmark能在风口崛起之前抓到Uber、Snapchat、instagram,创新工场希望成为中国版的Benchmark。

目前创新工场的定位在于捕捉未来几年中国最好的早中期投资机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教育、消费升级、B2B企业服务、文化娱乐五大方向,主要投资轮次是A、B轮。

李开复表示,充足的双货币资金储备,让创新工场能在优秀的创业项目上持续下注,对一些优秀的创业项目,创新工场在C、D轮之后仍会持续加码。

以下是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交流的核心内容(雷帝网精编处理):

李开复:创新工场创立的时候是一个创新型孵化器,但已经经过了接近九个年头,我们已经不但转型到了一个不折不扣的VC的机构,而且是非常有创新力量的VC。我们称为VC+AI。

我们认为未来的整个环境里面,一个传统性的VC可能有它面临的一些挑战,因为巨头的力量越来越大。只有钱+一些商业的帮助,可能已经不足够强到最好的地步。

我们今天宣布四期5亿美元基金成立,从金额从创立第一天可以看到我们当时很小、很可怜,只有1500万美元。

曾为募集跑多个国家 行李还被偷走

我们当时住如家、坐经济舱,挤在清华创业园的故事。为什么我们有必然性必须做VC的转型。看到我们募集的金额越来越大,可能代表几件事情。

第一,整个市场和用户的量在起来,创业者的质量在起来,估值也在变高。我们是每天都有看到不同的消息。

比如滴滴、摩拜等等的消息,可以看到确实是案值越来越贵了,但我们认为价值越来越高了。

所以基金一定要做得更大一点,才能够在好的案子里面进去,能够抢到份额,能够在后轮追加。所以一个纯天使的基金其实是有很多困难的。

第二,人民币基金刚开始都是靠美元,慢慢的人民币基金有非常大的跳跃,从3亿到25亿,这也代表我们对国内市场的认可。

第三,美元三期到四期从3亿美金加到了5亿美金,其实背后有很多因素,最大的因素就是我们非常抢手。

过去的融资通常是我要飞好多国家,如果回去看一下应该是2011年还是2012年,有一次我拿着一个小行李,去13个城市,见了15个投资人,去欧洲走一圈,回来就得了很严重的病。

而且那一次在微博上还发了,行李被偷走。那是我们刚开始,非常辛苦的,我一个人飞,因为当时我们很穷,没有人陪着我去,我一个人飞到卢森堡等等各个小国家,然后回来,当时没有融到几个钱。因为欧洲人当时是很保守的。

我们只是看到中国市场或者一个新的基金或者是还没有看到很多回报,所以当年融资非常辛苦,只是我们当时不太好意思告诉你们,因为大家都觉得我们很厉害。

但是每一次都有融到,而且上一只基金美元的三期也是逆市融资成功,当时很多基金都融不到钱。而且我们第一只基金开始,我们好像每一次融资第一只基金碰到了世界金融危机。

当时逆市融到一笔钱,很重要的是有很多信任和支持我的朋友融到了钱,而不是标准的财务投资人,比如富士康、新东方等等好朋友。那是第一次逆市融资成功。

二期的时候是我飞了13个城市,那次我记得微博炒作最大的,一个是我的行李全部被偷走,商业计划书被偷走。因为当时有人问我,怎么可能飞得了这么多城市,因为你的行李没有了,这就不可能。我就回了他,我全部是手拎的行李。

有人说李开复不洗澡,因为你每天飞一个城市,衣服不可能洗。我说我就带了13件衣服。一个人说一个小箱子怎么装得下13件衣服,我就拍了我太太怎么能把13件衣服折起来。

所以当时很多小故事。那次融资也面临着很多挑战,因为对我们来说,转型是我们不能永远靠战略性或者合作伙伴,或者内部融资来做投资。

所以一期到二期我们拿了很多真的做财务投资的LP的钱。三期又碰到了融资挑战的时期,但是我们最后还是终于融成了,这只基金融的时间比较长,但最后也是结束了。

第四个基金就是感受完全不一样的,因为这次一听说我们要募资,就很多人来打听,我们开了LP会议之后,上次有请大家来,也跟大家分享了LP非常有料的内容。

LP听完之后说你们什么时候融资,我们要多投。那次非常成功。

所以这次融资还没有开始融的时候,老投资人全部都举手说我们要投,而且要多投。而且这次还是要有一点备胎,找几个投资人看一看,加几个新投资人。

我跟璞玉(CFO)安排了一次美国之旅,第一次到了一个大退休基金,讲完之后说给你一亿美金行不行,我们说不行,一下子超募了,因为我们想三亿到四亿。

到了第二家,已经宣布了,是西班牙银行,他们也说你们能拿多少钱,一亿美金会太多吗?我们说不行,拿不了那么多钱。因为我们想不能再去融资了,再融会出问题。

所以那一周就改变了行程,我们出差的时候,我们到了加州,先是在北京见了西班牙的银行,到加州见了第一个投资人,我们觉得就已经超募了。

但是跟人家安排好的会,也不能取消,后来也去开了三四个会,跟大家说我们做得还一般,你们可以下一轮基金再进来,也不是很成功,因为他们都一个一个追上来了。

最后我们决定说,在纽约的时候不要融资了,我就跟璞玉说,你没去过纽约,这次在纽约好好玩,我陪陪我女儿,你自己多玩玩。有两个会议取消不掉,还是得去。其他都取消掉了。所以这个融资在草草的一周之内,就不再见新的投资人了。

又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尽调之后,决定投资我们。投资我们有几个特别大的理由。一个是我们九年的努力之下,我们的历史回报不但是国内,而且是国际回报最高的基金之一。

创新工场是Tech VC

当前,我们主要以美元基金为主,也投了不少很有意思的人民币公司,比如说米未传媒是最经典的一个,就是《奇葩说》有非常高的回报。

另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原麦山丘,高思教育,第四范式,作为最好的AI公司之一,也是可以拿人民币的。还有传智播客,还有墨迹天气。

所以我们美金、人民币都投得非常好,在中国如果要做好投资,一定要是双货币的,如果只有美金,可能会错过一半项目,只有人民币,也会错过一半项目。

所以我觉得是应该用人民币的接地气加上美国的战略技术思维,两边的钱都要准备的一样多,这样的话,在整个创业界才能维护你的名声。

要不然人家说你这个项目怎么没有投进去?说没有人民币了。那个项目怎么没有投进去?没有美金了。就难有完整的在投资界被认可的形象。

到现在,创新工场成立了九年,我们也准备做了一个全球的布局,包括硅谷、上海、华南、深圳的布局,还有人工智能工程院,还有新三板上市的主体。

我们认为其实中国的创业浪潮是快速的迭代和推进的,我们也看到成立的时候是抓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也是第一个预测的。还有O2O时代。现在是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作为VC,从2010年天使轮是黄色,种子轮是绿色。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一个绝对的天使投资机构,我们也非常自豪在中国创业崛起的时候。

当时我们看到了这个环节的空缺,然后我们填补了它,作为了当时还没有“双创”这个称号的时代的一个创新、创业的催化剂。

随着时间的演变,两年以后,发现A轮的橘色开始出来了,在2014年A轮的橘色依然在,开始做B轮了。2017年A轮和B轮一样多,占70%,而且是按照项目数量来算。

A轮、B轮投的钱很多,天使轮投的钱很少,按照实际金额比例,AB轮应该是在90%以上。从这些角度来说,我们真的是AB轮的投资机构。

我们投的几个大领域,我们投了很多有意思的公司,大部分你们都知道,人工智能大数据有旷视科技Face++,无人驾驶公司我们一共投了四家。

还有第四范式、比特大陆,都是非常成功的公司。消费升级,比如摩拜,最近很火的一个服装是名堂,还有花卷。B2B,有卖好车、MOLBASE、易订货、款多多。

教育方面,我们是国内教育投的最好的公司,我们几乎每投必中,比如VIPKID、高思教育、The ONE、传智播客。

教育现在是一个小风口。文化娱乐,有SNH48、知乎、米未、暴走。项目非常多。

希望能成中国型的Benchmark

我们很大的特色是,作为一个技术型投资人,我们必须要做到的一点是,在形成风口之前,在大家都跳进另一个领域之前,我们要把先这个领域投进来。

我们知道国内很多投资,因为新的理念很快会被玩坏了,泡沫就起来了,每个公司都包装,每个投资人都说我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全部钱就进去,估值就怎么不合理。那时候再进去,就找不到好的估值了。

这两张希望可以描述的就是我们真的就是一个Tech VC,很多人认为VC是财务、金融的游戏,但是我们认为现在的技术化,投资领域的技术化是越来越重要的。

因为你只是靠钱多、靠上市的运作,或者你对商业的嗅觉,是不足够的。因为今天无论是你要谈人工智能,还是生物科技,还是区块链。

你要是不懂技术的话,就基本是一个被忽悠的下场和后果,所以懂技术是越来越重要的。

而且中国的创业也已经远远从山寨时代走进了真正的高科技创新时代。

在山寨时代,我们可能还记得,大概在六七年前,很多创业者跟我抱怨,说我见VC他们第一个就问,你们是抄哪一个美国公司的概念,讲不出来我不敢投你,讲出来我看它好不好,它好我就投。

所以那个时代,并不需要太多技术积累,就靠美国人很懂,美国人有什么,我们就来一个中国版的什么什么,需要的技术并不多。

但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用户的平行宇宙,所以你不懂技术的话,是非常容易被忽悠,而且非常容易犯错。

应该先考考大家,美国VC回报最高的是哪一家?答案是Benchmark,能够在风口崛起之前抓到Uber、Snapchat、instagram,因而得到更高的回报。

Benchmark是中型的基金跟我们的规模是类似的,跟我们的打法是类似的,团队也是类似的。

他们的合伙人里边,有一半都是基于理工背景。我们一共有15位理工博士。我们的做法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中国型的Benchmark,当然我们回报还没有那么牛,还需要继续努力。

希望大家能记得的重点是,Tech VC的时代来到了,以后每一个Tech公司,都需要一个Tech VC,我们希望是我们。一些非Tech公司因为Tech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所以也需要Tech VC。

所以不管你是技术公司还是非技术公司,都需要技术VC。比如做零售、做供应链的,你现在不找一个能够懂点技术、懂点AI、懂点SaaS的专家来投资你、帮助你,你就很难成长。

如果你是一个很做技术的公司,只有真的懂技术的VC才能做伯乐,才能识别你跟那些忽悠概念的公司的差别。

所以对技术公司我们的识别能力更强,对于非技术公司我们能够技术赋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