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岳阳故事

袁森父亲出狱流落街头再遇记者
作者:韩章    来源:长江信息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网讯(首席记者 韩章见习记者 颜君)5月16日下午,寄住在广东省兴宁县龙田镇亲戚家的袁森,看到长江信息报记者发来的其父袁金炎出狱后在岳阳的照片,终于松了口气。当日上午9时许,已刑满释放13天的袁金炎,因无钱购票返乡,被迫流落岳阳街头靠捡垃圾换钱果腹,幸被岳阳楼区政协委员、爱心志愿者肖清华及时发现,并联系长江信息报记者,共同演绎8年的爱心接力。

  5月16日上午,途经巴陵中路洞庭大厦前的肖清华看到一名头发斑白的男子在垃圾桶内翻找可以卖钱的废品。仔细辨认后,肖清华发现该男子正是自己曾多年资助的“小破烂王”袁森的父亲袁金炎,于是上前询问:“袁金炎,你出狱了为什么不回家?”袁金炎抬头看到肖清华后,顿时泪如泉涌,讲述了自己出狱后的经历。原来,5月3日,袁金炎刑满释放时,湖南津市监狱发给他100元路费,但从常德津市到岳阳的长途汽车费就用了95元,在岳阳举目无亲的袁金炎只得捡废品积攒路费,每天晚上则睡在蘑菇亭内的木凳上。

  肖清华了解情况后,立即拨打了袁金炎亲属邓伟泉的电话,并向多年来持续关注帮助袁金森一家的长江信息报记者反馈了情况。记者迅速从家里清理了一些衣物后与袁金炎见面。“我现在一无所有,没有钱买票回家。”见面后,袁金炎泣不成声地向记者讲述尴尬处境,“10多天来,捡废品卖的钱有时填饱肚子都难,更别说攒钱买票回家。”

  袁金炎还告诉记者,2012年5月,他因盗窃被白石岭公安分局抓获后,当时放在望岳路高家村租住房内的3万多元现金被村里一位姓方的热心人保管。出狱后,他曾回到以前租住村组打听,但一直没有问到方姓村民的家庭住址。记者随后向岳阳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岳阳楼公安局局长徐利反馈了情况。徐利当即安排副局长易霄联系望岳路派出所协助袁金炎查找方某。11时许,派出所片区民警辗转联系上了方某,对方坦诚确有其事,但其已回老家办事,下周返回岳阳后将钱如数奉还。

  考虑到袁金炎拿回被好心村民保管的那笔钱尚需时日,记者与肖清华又将袁金炎送到岳阳市救助管理站。“你放心,在这里吃住不用花钱,想回家我们随时帮你买车票并送你到车站。”该站工作人员顾敬军的一番话,令袁金炎打消了一切顾虑。“我一定吸取教训,以后绝对不做违法的事!”袁金炎一再向记者和肖清华承诺。

  13时许,返回办公室后,记者将拍摄的一组图片通过微信传给了邓伟泉。“自从打听到他即将刑满释放,我们就盼望他早日回家与妻儿团聚,但苦于一直沒有丝毫消息。”邓伟泉告诉记者,之前他们亲属并不知道袁金炎在哪个监狱服刑,因此没有前去探望过。而袁森看到父亲的照片后,也急切地盼望父亲能尽快回家,“我相信爸爸以后会遵纪守法,我们一家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相关链接:

  2006年,6岁的袁森跟着肢体残疾的父亲和智障母亲从广东兴宁漂泊到岳阳,以捡垃圾为生。2007年6月3日凌晨,长江信息报记者偶遇在街头捡垃圾的袁森后以《七龄少儿郎要读书》为题报道了他们一家的情况。当年10月,袁森在记者和热心人士的关爱下,免费进入岳城小学一年级就读。在老师的呵护下,小袁森逐步改变了生活上的一些陋习,并被评为“三好学生”。多年来,记者和肖清华从未间断对袁森的关心和资助。

  2012年5月,袁金炎因盗窃被岳阳公安机关刑拘,袁森被迫再度流浪。得知消息后,记者与肖清华再次向生活无着的袁森母子伸出了关爱之手,多次前往岳阳救助管理站看望无家可归的袁森母子。与此同时,记者还与广东《梅州日报》记者练海林进行了联动,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安置计划。6月12日,岳阳市救助管理站派出5名工作人员护送袁森母子返乡。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昨天是5月的第二个周日,母亲节这一天,有那么一群特殊的“妈妈”,她们有的照顾着一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孤残儿童,却付出了比对亲生孩子更多的爱;有的将爱让给了更多的贫困孩子,却错过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期;也有人为了感恩,坚持多年陪伴残疾孩子康复……5月14日,记者走近这些特殊的“妈妈”,用镜头记录下她们伟大母爱背后的默默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