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韩章 见习记者 颜君 特约记者 姚平
岳阳市委市政府对残疾贫困家庭的温馨关怀,让原本生活灰暗的黎大君一家顿时驱散了笼罩心头多年的阴霾。5月18日上午,怀着对残联领导和爱心记者的感激之情,寄居在南湖路法苑公寓亲戚家的黎大君、罗彩平夫妇带着两个重度听障孩子,分别前往岳阳市残联和岳阳楼区残联及长江信息报社,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若不是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像我们这样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恐怕永远感受不到生活的阳光!”黎大君激动地说,他万万没有想到,市委书记卿渐伟也会闻讯登门看望慰问,让他们一家有望彻底摆脱贫困的窘境。
儿女重度残疾 寄居亲戚家中
黎大君夫妇10多年前分别从华容、岳阳县农村迁到岳阳楼区。夫妇俩都是集体户口,在岳阳一直没有住房。2004年,二人在华容老家结婚,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足,但两口子感情甚笃。2005年4月,儿子黎景的出生更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喜悦。可是,黎景4岁多仍不会开口说话,父母急忙将他送到医院检查,诊断结果为严重听力障碍。夫妻俩取出打工积攒的微薄积蓄四处求医问药。黎景7岁时,父母到深圳打工。父亲帮人送水,黎景则在附近一所普通小学就读,母亲负责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2013年12月8日,生活渐趋平静的一家三口随着女儿黎子晴的出生再次陷入困境。儿子配戴助听器尚能听到声音,而女儿即使戴上助听器,效果也不明显。看到女儿听力筛查未能通过的检查结果,罗彩平整日以泪洗面。为了能让女儿像同龄小孩那样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有声世界里,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听到声音并开口说话,2014年11月,黎大君决定,由妻子罗彩平带着女儿回岳阳聋儿语训康复机构做语训,自己则在深圳打工并照顾儿子。虽然生活贫困,但自尊好强的黎大君从未向政府求援。
残联温馨帮扶 重拾生活信心
黎大君的表弟袁小勇对他们一家的生活处境十分担忧,2014年底向长江信息报记者了解国家惠残政策。黎大君这才想起为2个孩子办理残疾证的重要性。在记者的指导下,袁小勇协助罗彩平前往岳阳楼区残疾人联合会咨询了解政策时,受到区残联党组成员韩姝热情接待,并向其提供了惠残政策咨询。之后,长江信息报记者也多次协助罗彩平排忧解难。2015年2月27日,按照程序黎子晴和10岁哥哥黎景的残疾证顺利办妥,这为兄妹俩日后享受国家对于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打下了基础。
今年4月,岳阳市委组织部、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和市残联印发了《关于在中心城区和市直单位开展党组织结对帮扶贫困残疾人家庭活动的实施方案》。心里一直牵挂着黎大君一家的韩姝派区残联工作人员登门了解情况后,将黎大君一家列为贫困残疾人帮扶对象。岳阳市残联理事长向科军看到黎大君一家的材料后,也多次登门看望,和同事们商量帮助其解决困难。在市、区两级残联的帮助下,黎子晴今年已经申请植入人工耳蜗项目,有望借助现代医学手段恢复听力,让身处绝境的这个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据岳阳日报记者报道,在第二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5月15下午,岳阳市委书记卿渐伟率队走访慰问了包括黎子晴在内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向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问候,并送上慰问金,副市长熊炜参加慰问。来到这户重点联系家庭,卿渐伟仔细询问黎大君一家人的生活和黎子晴的康复训练情况,鼓励他们坚强乐观,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努力克服困难和挑战。黎大君告诉记者,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干部正在帮助自己申请低保,他近日将重返深圳,准备放暑假后,结束在深圳的漂泊生活,带着儿子黎景回岳阳读书,让一双儿女感受到父母的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