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记者 韩 章 见习记者 颜 君 特约记者 姚 平
核心提示:
城陵矶联运公司一处公房内,身材矮胖,残疾特征明显的张群香,佝偻着身子,嘴唇紧贴着菜盘,笨拙地用筷子将饭菜扒入口中慢慢“咀嚼”。椅子、身上和地上到处洒落着饭粒……忙完家务的姐姐张春香急忙坐到妹妹身旁,端起盘子侍候她。半小时过去了,她像喂幼儿般地帮张群香一口一口进食。清扫完饭粒后,又陪妹妹玩起了她百玩不厌的扑克牌。这样的枯燥游戏,张春香已陪妹妹“玩了”7年。“只要我身体没有病痛,就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妹妹,以此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63岁的张春香,深情地注视着46岁,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妹妹张群香,眼神中流露出一股慈母般的仁爱之情。
“姐娘”义举感人 慕名前往采访
6月11日上午,在城陵矶街道工委副书记徐欣望、桂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冯艺及肖清华等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联运公司一间约10多平方陈设简陋的房间。一位头发短而稀疏、身材矮胖、面部畸形的“男子”,正专心致志往嘴里扒饭,不时有饭粒洒落。“张群香,我们又来看你哒!”尽管冯艺等人一再大声提醒,张群香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她没有牙齿,吃一顿饭要个把小时。”这时,一位身形偏瘦、披着烫染卷发,精神矍铄的娭毑走进房间。“这位就是张群香的姐姐张春香,是她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妹妹!”。徐欣望、肖清华等向记者介绍道。
出生先天残疾父母百般呵护
张春香从桌上端起盘子,像喂幼儿般的一口一口往七妹嘴里送饭。“她只能吃柔软的食物,像瓜果之类的硬食她都无法吞咽。”吃饱饭后,张群香又玩起了她消磨时光的唯一嗜好——扑克牌。“几十年哒,她只会玩这个。”
张春香父亲祖籍湖北,母亲是老岳阳籍人。父母养育了7个孩子,张春香在家排行老二,上有个大哥,下面还有2个弟弟3个妹妹。“张群香是七妹!”言谈间,张春香不时瞟一眼坐在一旁玩牌的七妹,并弯腰将掉落的扑克捡起。
时光回溯到50年前,张春香父母都是老搬运工,一直居住在单位的公房。60年代,父母随着上山下乡的人流到了湖北。1970年,张群香在湖北监利出生。她清晰地记得,七妹刚出生时,不会吃奶,母亲只得用奶瓶喂养。4岁时,张群香还不会开口说话,也不会走路。父母亲只能天天把她抱在身上,年复一年地照料。直到10岁时,才能勉强在椅子上坐立。张群香15岁时,恢复政策后的父母返回岳阳,仍从事搬运工作,全家都挤在这间单位的宿舍里。尽管生活艰苦,但父母、长兄、弟妹始终对张群香呵护有加。“我们全家始终将残疾老妹看得起,从不让她受到一丁点委屈。”张群香20多岁时,白白净净、亭亭玉立。不少来张家串门聊天的朋友,都自告奋勇地想给张群香介绍婆家。“每次遇到有人登门说媒,我父亲都会严词拒绝。”张春香回忆道,父亲为此对朋友们发过脾气,说若再有人说媒,别怪他翻脸。“七妹智障,如果像卸负担样的将她嫁人,肯定会受到伤害!”张春香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2005年张春香父亲去世,2009年母亲也撒手人寰。“父母临终时的牵挂成了我一辈子的责任!”张春香说。
长姐年过花甲甘当老妹保姆
张春香膝下有3个儿子,已是2个孙子的奶奶。2008年,张春香与老伴邹斌山商量,决定将七妹从弟弟家接到自己身边照料。张春香每天做完家务后,总会来到七妹的房间,进行观察并给予生活照料。每天开饭前,都会提前让她先吃,并将电饭煲中心部分最软的米饭用勺子舀出留给七妹。每天早晨,还要叫七妹起床,并协助她穿好衣服。而且,七妹的吃喝拉撒都在房里进行,张春香需无数次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七妹打理个人卫生。
每到炎热的夏天,张春香一天要帮七妹洗几次澡。“妹妹特别怕冷,我就给她增添保暖衣物,晚上加盖2床被子,在冬天她的房里总会开着火炉。”
只要身体允许不会离开老妹
重度残疾的张群香一直得到社区、街道办事处和市、区残联领导的关心。张群香属于一级智力残疾人。她每月享受330元的低保及每月各50元的贫困重度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年共1200元。张春香告诉记者,自己不曾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她想通过精心照料残疾七妹,作为对父母的回报!“您60多岁了,还要照顾孙子,想到过让弟妹轮换照料张群香,好让自己歇歇脚吗?”张春香坦言,在她的内心里,从未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是长姐,应该自觉像母亲一样,精心照料智障的妹妹。”张春香说,另外2个妹妹也经常过来看望照料七妹,并每月掏钱给她改善生活质量。哥哥、弟弟及2个妹妹对残疾七妹的亲情关怀令她十分欣慰。“如果记者与民政部门进行协调,过几天将张群香送到福利院,你同意吗?”在场的肖清华等助残志愿者试探着询问张春香。她瞅了一眼仍在把玩扑克的七妹。“我觉得,亲人间的照顾才会更加温馨细致,只要我身体条件允许,就会一直将七妹留在身边照料!”目前,张春香身体状况良好。“她在我身边多呆一天,就会多享受一天有亲情呵护的温馨生活!”陪伴照料智障七妹,年过花甲的张春香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