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小平
环南湖周边的线路,如今已是跑步达人刘先生主要的约跑线路,“没别的,那边水清,空气好,路段修得也好”。
刘先生所说的好路段,指的是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项目中,已经建设好的九龟湾亲水平台标准段。尽管这一段线路还不长,但到明年底,湖岸南湖交通三圈将完成核心圈的无缝对接,环湖核心圈长可达48.7公里。“这就是一个马拉松的长度,对我来说是练习马拉松的绝佳地方,今后大可不必去其他的城市跑马拉松”。
在去过多个城市的刘先生看来,“转来转去还真是觉得岳阳好,衣食住行,哪一样都觉得方便”。其实,与刘先生有着同样想法的不在少数,生活在这座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大家都在细细品味着幸福。
江湖之城,风景这边向好
西临洞庭,北靠长江。因水而生的岳阳,正处于两者的交汇处。
作为典型的山水城市,岳阳提出,要“彰显山水特色,建设水墨丹青岳阳”。随着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等工程的实施,目前岳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以上。“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桂冠接踵而至,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更加熠熠生辉。
南湖,曾被称作“东方日内瓦”,但一度受到污染。市委市政府明确:“决不能让一滴污水流进南湖。”近年来,投资数亿元实施环南湖污染整治,南湖恢复了往日的清澈。
不仅如此,为保护好南湖这个城市自然生态核心,2014年,岳阳启动了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这个重大民生项目和旅游文化产业项目,计划于2015年底基本拉通三圈骨架,2016年底完成核心圈的无缝对接。
随着洞庭湖水质的改善,每年冬季都有成千上万的鸟儿飞往东洞庭湖湿地越冬,“冬季到洞庭湖去看鸟”已成世人皆知的旅游品牌,驻华大使们也联手推荐岳阳这个“中国观鸟之都”。
近年来,全国各地普遍遭受“霾伏”,然而去年以来,岳阳空气质量状况,一直在湖南省6个重点监控城市中排名第一。特别是今年“五一”和端午小长假期间,不少市民着实体会到了碧水蓝天岳阳的怡人。看到微信朋友圈中晒出的各种蓝天白云,你一定会顿悟什么叫幸福。
民生情怀,尽享发展红利
去年初,安徽人梁洁的公司入驻岳阳海凌科技创业孵化园。其创业项目是研发、生产和销售桌面级3D打印机。当初他为是到“北上广”还是在岳阳创业而纠结。岳阳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一笔两年的50万元无息贷款送到他手中。“创业不一定要到‘北上广’,我们认为岳阳更适合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
这只是一个来岳创业者的样本。目前,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建设效益初显,面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岳阳已做好准备,迎接八方来客的投资兴业。
一枝一叶总关情。近年来,岳阳始终把关注、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实施“小街巷改造惠民三年行动计划”、“公交优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岳阳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首批5000辆自行车去年4月投运,226个租赁点平均每月的租用次数达到9万余次。针对近年来大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城区低洼地段内渍问题,自2012年开始,在两年时间内,岳阳中心城区基本解决城区低洼地段渍水问题。从岳阳出发,乘坐高铁可直达16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岳阳三荷机场今年也将在年内启动建设,岳阳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近。
就业是民生之本。岳阳在全省率先开展“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行动,确保“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清零。据悉,为鼓励全民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岳阳正酝酿出台《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办法》。
执政者以民为本的情怀,让广大的市民享受到了岳阳发展带来的红利。一个个与市民生活戚戚相关的民生实事正在得到解决,市民也开始从这座大美之城中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