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拥城翠,碧水绕城流,通衢花似锦,绿风戏重楼。岳阳,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资源590多处;旅游资源品位高,有1处联合国保护湿地和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7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传统观光旅游产品品味高,交通条件便捷。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19家,星级旅游饭店46家,旅行社49家注册导游650人,旅游运输车队4家营运车辆480台,乡村旅游区(点)126家,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新增长极,建设“一极三宜”战略发展目标,是我们新时期旅游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新宣言,开启了旅游业发展的新篇章。然而,迅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与建设“宜游”城市和建成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旅游产品开发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城市形象推广战略还需进一步提升。面对世界和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市委、市政府的“一极三宜”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我市旅游业将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尽快缩短与热点城市的差距,克服前进中的问题和困难,实现我市旅游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市旅游外事侨务办特邀请了中科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创景天下旅游机构、广东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院、湖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等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举办了“打造新增长极,建设宜游江湖名城”专家论坛,把脉“建设宜游岳阳”的思路和途径。让我们在科学旅游观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准发力,科学指导,规范操作,围绕“要素齐备、服务优良、人气兴旺、独具魅力”的要求,建设宜游江湖名城,建成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
建设湖南北大门为打造宜游江湖名城服务
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极三宜”战略发展目标,其中,把“宜游”作为“三宜”之一,充分体现了岳阳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和对旅游业发展的看重,与国务院31号文件,省政府28号文件,省“三十五”旅游规划是一脉相承的刚领性文件,值得我们点赞。如何打造宜游江湖名城,谈三点建议:一是建设江湖名城,强化“湖南北大门”、“湖南门户”形象。“门户”形象的提升需要优化旅游道路、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指示系统、智慧旅游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需要改进相应的产品与项目,逐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业态,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塑造“开门纳户、开门迎宾”的形象。二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岳阳打造成湖南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岳阳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建设“宜游岳阳”时,要在突出文化生态休闲度假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传统观光产品的提质升级。三是岳阳旅游发展不是孤立的,要借助长江经济带和环洞庭湖经济区国家战略,主打“江湖”品牌,对接长株潭,建立广泛的旅游区域合作。
建设宜游江湖名城要树立“三大三新”的旅游发展观念
荣华书记谈到建设宜游岳阳,提出“要素齐备、服务优良、人气兴旺、独具魅力”四句话,是旅游行业“产品建设、品牌推广、行业监管”的高度概括,要深刻领会并组织落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如何落实,我提一个观点,对旅游界的同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建设江湖名城,岳阳旅游要有“三大三新”,即因应新形势、发展新业态、塑造新形象,着眼大区域、营造大环境、发展大旅游。在旅游产品发展方面以“一湖三江、上山下乡”为依托,即“洞庭湖、长江、湘江、汨罗江”。“上山”:要发展山地森林、养生度假。“下乡”: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同时还要注意“五个度”,一是高度。能不能组织召开长江论坛、世界江河论坛、国际湿地论坛,做有影响力的论坛;二是丰度。产品的丰富性;三是精度。产品要精致;四是特度。把产品的特点突出出来;五是热度。营销上要有连续性。要加强区域协作,节庆活动有连续性。
宜游江湖名城一定要强调规划的引领作用
城市的总体规划作为顶层设计,做规划前一定要吃透岳阳,找准岳阳定位。首先我们要确定岳阳旅游发展的新思维、新路径。不同的方式方法决定区域发展的力度和未来的前景。目前湖南旅游行业已经逐渐抛开了传统旅游的认知,但恰巧岳阳是一座传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因此在握有这样优质的传统旅游资源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加难以认清其发展方向,因为越好的资源越难创新,但实现传统观光型旅游向生态休闲度假观光复合型旅游转变升级,是符合当今和未来一段发展趋势的。
品牌形象推广作为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手段,岳阳推出的“江湖名城”口号,是“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和“天下江湖,畅游岳阳”的浓缩,是岳阳旅游的总体品牌形象,在宣传上形成了与湖南省“锦绣潇湘、快乐湖南”品牌形象的良好互动。
借助黄金水道发展宜游江湖名城
岳阳旅游的几次发展都跟长江有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岳阳作为沿江开放城市,依托长江三峡旅游开发和发展,成为京广线上重要的节点,当时,许多游轮公司都把岳阳作为终点或起点。岳阳靠交通上的便利和优势,成为了旅游的集散中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客运高速发展,使得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弱化。而同时随着葛洲坝、三峡大坝的建成,宜昌以下的游轮发展走弱,岳阳在长江旅游、水上旅游之中的地位随之弱化。
作为江湖名城,我们在做规划、干事业的时候,一定要紧扣“江湖”主题,充分发挥江湖交汇、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一是长江经济带要发挥黄金水道的优势,把游轮经济做起来。二是要发挥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优势,把环洞庭湖生态旅游做起来。三是要发挥核心项目的带动作用,把洞庭湖博览园、南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国文化名城、幕阜山国际休闲度假区重点项目做起来。以支撑“江湖名城”的地位。
我们在作方案时设定的目标要分层次,对城市未来定位和对区域未来定位要分清楚。在包装岳阳时,所有文化的东西,都要有地方文化认同感,也就是说要有独特性。
加快项目建设为建设宜游江湖名城提供产品支撑
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宜游江湖名城发展目标,我个人认为建设宜游城市,旅游产品是关键;旅游产品的推出,项目建设是关键。宜游城市或者说旅游目的地必须有旅游产品的支撑。在这个方面,岳阳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有大项目、好产品的引领。目前,岳阳正在推动洞庭湖博览园、南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就是重大举措,其中将洞庭湖博物馆建成“天下湖泊第一馆”,就是一个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二是注重现有旅游产品的提质升级。重点是:以岳阳楼-君山岛国家5A级景区为龙头,增强观光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以南湖风景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为引擎,打造休闲度假产品留住游客;以石牛寨景区为主导,发展参与体验产品激发旅游情趣;以洞庭三宝、巴陵全鱼席、团湖全藕席、岳州扇等为形象,丰富旅游购物产品和旅游美食,让游客流连忘返。
撬动区域旅游发展扩大宜游江湖名城品牌形象
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宜游江湖名城”,从旅游品牌营销战略上讲,包含市场定位和品牌营销两个方面。从旅游市场定位的角度分析,江湖是指长江和洞庭湖的节点,缺一不可。它的辐射向东为武汉城市群客源市场、长三角客源市场,向南为长株潭客源市场、珠三角客源市场,向西为成渝经济圈客源市场,向北为江汉平原城市及河南客源市场。从岳阳总体品牌形象分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江湖名城”与“好客山东”、“醉美贵州”、“晋善晋美”、“七彩江南”、“锦绣潇湘”有异曲同工之妙,彰显地域特色,突出岳阳在长江经济带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地位,只要持之以恒宣传下去,传承下去,将来一定会成为响当当的城市品牌形象宣传口号。同时,要关注一点,城市品牌形象需要借助一些活动推介,岳阳可以适时举办一些区域合作、大江湖论坛,具有岳阳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逐步扩大“江湖名城”的影响范围。
宜游江湖名城必须推介合适的精品旅游线路
岳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极三宜”的发展目标,把宜游放在与宜居宜业等同的位置,作为旅游界的同仁,倍受鼓舞。作为长江经济带、京广高铁、高速沿线重要节点城市,岳阳的自身定位、路径、措施、产品、项目特别是精品旅游线路的对接还停留在表层,没有落地,需要整合和强力推介。
拉动廊道建设。凸显高铁、高速公路、黄金水道等交通优势,强化文化的个性。有机结合“洞庭”的概念,突出京广高铁、长江沿岸、京港澳高速、随岳高速、杭瑞高速、平汝高速等廊道建设。立足江湖名城品牌形象,重点推出:江湖名城游、生态休闲游、洞庭风光游、红色故里游、神秘探险游、森林度假游、湘楚文化游、美丽乡村游等八条精品线路。同时注重对县市区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这样才能达到宜游城市的目的。
打造宜游江湖名城应进一步发掘本地旅游资源
打造宜游城市,岳阳除了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还应进一步发掘本地旅游资源。千百年来,《岳阳楼记》深入民心,这是岳阳最独特的传统旅游资源。事实上,岳阳还有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有待发掘,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龙舟、世界排名前三的洞庭湖观鸟及江豚这一世界级保护动物。
同处北纬30度地带的城市,大都夏季湿热难耐,但岳阳和其他城市不同,东倚罗霄山脉,加上特殊的湖湘地位,风景优美、四季如春的地方很多,完全可以开发山区度假、湖区度假;而展现岳阳的龙舟文化、湖区的渔猎文化都至真、至纯、至美,更是旅游生产发展之道。我认为,岳阳可以开辟旅游避暑、休闲等地。
现代人的旅游习惯,目前百分之五十以上出游都是自驾游,尤其新生代的“80”、“90”后,比例更重。这些新生代游客,随风景和心情去旅游。岳阳拥有这么多独特自然资源,可考虑在君山等地修建汽车自驾游大本营(地),吸引并留住这些自驾游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