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讯(记者 刘革)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1至8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278.80亿元,同比增长11.1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7.17%,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31.05亿元,同比增长18.90%,占生产总值比例的1.89 %。
今年来,市科技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工作部署,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突破一批共性关键瓶颈技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该局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组织全市80多家企业,邀请海通证券、长沙海联咨询公司就新三板上市、高新企业申报和复审、所得税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操作规程进行了集中培训,上半年共组织全市37家企业重新认定、复审、新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强化关键技术攻关,共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1个、重点成果转化项目16个,攻克关键共性技术19项,成功开发出非聚氯乙烯医用聚合物材料、介孔材料分子筛等高新技术产品38种。
该局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平台体系,创建省级技术创新平台4家,组建市级技术创新平台6家;加快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累计引进了两院院士高从堦、舒兴田、李仲平院士等科技领军人才6名,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36名,启动了巴陵人才工程“2015年度岳阳市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目前,已首批遴选13个岳阳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实施知识产权战略。1至8月份,全市共申请专利1355件、授权专利1028件,分别同比增长22%,25.5%,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56件。
该局扎实开展科技立项争资,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58项、经费3580万元。其中岳阳金瀚高新、瑞源石化、巴陵公司、湖南金叶众望申报的4个项目已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攻关和成果转化计划;精心组织申报10个通用项目参加2015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规范网上技术合同登记,在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实现技术合同登记全程网上办事,共进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2项,合同成交总金额505.68万元,其中技术交易额460.68万元;积极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已进行省级科技成果登记16项。与此同时,该局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工作,制订了《2015年度岳阳市电子信息产业帮扶方案》,确定对口重点帮扶北斗导航产业园和汇创信息、6906公司、千盟电子、高安新材料等10家重点企业和项目发展,帮助5家电子信息企业申报了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帮助三家电子信息企业开展高新认定、复审,落实专项经费300万元,1至8月,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0.82亿元,同比增长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