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公益桥

“最好的‘保险’是夫妻”
作者:王 金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3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最温暖的承诺。”这句网络流行语里有着世人对爱情的期许。

  在经开区金凤桥管理处金凤桥村,就有这样一对老人,妻子中风7年,丈夫不离不弃,始终相伴相依,没有甜言蜜语,没有激情澎湃,他们用一个个关爱的细节、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构筑起日常的生活,诠释着爱情的真谛。

  为照顾老伴自学成医

  在金凤桥管理处金凤桥村杨家组一栋老旧的房屋里,年近花甲的易德保正细心地为妻子史岳云穿上鞋,然后用力将她扶起,挽着她一步一步从卧室挪到堂屋。

  全身浮肿、右边身体有些萎缩的史岳云慢慢地对记者说:“要不是老头子,我恐怕早就不在这里了。”

  7年前,史岳云被诊断为高血糖并发症,冠心病引起的脑梗死,虽然经过抢救捡回了一条命,但从此落下偏瘫。出院后的史岳云患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胆固醇等多种疾病,每天要测血糖、打胰岛素,以及吃十多种药物。

  从那时起,易德保便开始自学医疗护理知识。“最开始医生说要我给她打针,觉得不可思议,还有些不敢。”易德保说,现在打针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比如打胰岛素,只要在肚脐眼周围距离3个手指的地方就可扎针。测血糖就要在早上空腹前一次,早餐后2小时再测一次。“这些都是每天要给她检测血糖的用品。”易德保指着桌上一堆药品说,“正常人的血糖数值一般在3.9到6.1左右,她的血糖反复无常,最高的时候达到24点,经过吃药和调理,现已降到8点左右,已经维持了好一段时间。”易德保俨然一副“医生”模样。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易德保照顾妻子7年,血糖基本上可以不用检测,根据妻子的脸色、举动和说话就能判断出结果。“如果她说话出现口齿不清的情况,就说明可能产生血栓,必须吃融化血栓的药,吃药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只能送医院了。”易德保说。

  出院后,史岳云行动只能靠轮椅,为了让老伴站起来,易德保天天扶着妻子,锻炼走路。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跌倒,现在史岳云可以自行慢慢挪动了。

  最好的“保险”是夫妻

  去年,史岳云3个月内接连住院4次,花费了两万多元。今年5月,又送往社区住院治疗。每天早晚要打胰岛素,一餐要吃十几种药,一年光药费就得花一万多元。面对巨额的医药费,易德保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易德保的两个子女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也尽其所能掏些治疗费用并经常看望照料生病卧床的母亲。易德保为了尽量多赚钱,保障妻子的生活和治疗费用,他每天要打几份工。为了不影响照顾妻子,他选择了做保险、房屋中介等时间较为自由的职业。

  易德保每天凌晨5点起床,给老伴做好饭,打扫卫生,7点左右检测血糖,为老伴准备好药物,一切安排妥当后出去工作。中午没有时间回家,就在出门前把饭菜准备好,放在电饭锅里保温。这时候,史岳云就只能依靠自己慢慢起床,慢慢吃饭,完成一些简单的事情。下午5点,易德保匆匆赶回家,做饭、洗衣,给老伴打胰岛素、洗澡、按摩……

  对于丈夫无微不至的照顾,史岳云既感动又愧疚,总想为他分担点事。有时见他忙不过来,她就自己吃药,没想到药物太多,吃错了剂量,又给他添了麻烦。“说不累是假话,但是我心甘情愿。”易德保说,他早已把妻子对他的依赖当成一种幸福,“我虽然是卖保险的,说投资理财、买保险防老,但我觉得最好的保险就是夫妻,只有夫妻在一起才能相互照顾,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金 通讯员 罗 凯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87名贫困学子获资助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丁瑜 通讯员 戴思)5月12日,小爱工程助爱平江公益之旅在平江县新开小学温暖开启。来自广州、深圳、长沙等地的爱心人士经过长途跋涉齐聚平江县新开小学,对平江县87名贫困学子进行“一对一”资助,资助金额达7万余元,并给孩子们带来了书包、文具盒、书籍等爱心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