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意即水边。湘阴县湘滨镇的得名正是来源于此。湘滨镇地处南洞庭湖滨,东南面为资水东支和湘水西支、北临洞庭湖、西邻资水西支,三面环水。2004年由湘阴县原临资口镇、洞庭围镇、白马寺镇和柳潭乡合并而成,面积101平方公里,辖33个村、2个社区,人口72000人。
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数百年来,丰富的水资源让当地人们依靠捕鱼捉虾养家糊口。一条小舟,一张渔网,洒下的是满心希望,收获的是幸福生活。如今,从酬塘湖渔场到南北美对虾养殖基地,从下坝湖渔场到黄土湖生态农场,湘滨人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自然捕捞模式,而是开始利用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天然的地理优势,走上了科学、高效、生态养殖的新道路。
湘滨镇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产业,这里有肥田沃土8万亩,盛产优质高产水稻,是湘阴县产粮大区。而湖南玉田米业有限公司毫无疑问是湘滨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公司装备日产120吨粗米加工线2条,精米加工线1条,拥有“玉之田”和“玉湘”两个省级著名商标,其规模、产值在全市、全省的粮食企业中名列前茅。
洞庭湖滋润了蕴藉深厚、绚烂多姿的楚文化,也孕育了湘滨镇独有的精神底蕴。这里有吊脚楼、姑嫂树、塞梓古庙、黄家山古枫、下湾古枫、中湾古枫等历史遗迹,每一个遗迹都在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姑嫂树村,有两株千年枫树,一株分出枝丫,有如嫂子生有一子,一株独干,好似姑娘年未及笄。两树同生同长,枝叶相依,浓荫如盖,相传很多年前,此地一户人家媳妇久未生育,婆婆煮了一碗毒鸡蛋茶,欲将媳妇害死。婆婆的女儿见母亲态度反常,端起蛋茶先喝几口,谁知竟七窍流血而死。嫂嫂见姑娘因她而死,也端起蛋茶一饮而尽死去。当地人被姑嫂情谊感动,把二人合葬于此。不久坟堆上分别长出两株枫树,紧紧依偎在一起,人们就把这对树叫做姑嫂树。后人又在树旁建了一座崇湖寺,内塑姑嫂神像。寺内有联云:双树属连生,枝常秀,叶常青,历暑经寒,松柏精神能耐久;二人同守节,姑不字,嫂不醮,抱冰饮雪,梓桑恭敬允咸宜。
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2013年湘滨镇诗联学会应运而生,次年即结集出版《湘滨风韵》,收录各类诗联、传记三百余篇。从湘滨镇走出的黄林异少将,现任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军事法学研究会会长,曾参加过最高人民法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的清查、审理工作。国家一级作家李清明,曾获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等奖项,其散文作品《牛铃叮当》入选2013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 (岳振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