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年味去哪儿了
作者:方 璐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29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又是一年过年时,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游子,开始踏上返乡过年的路程。怀念小时候的过年:贴春联、守岁、捡鞭炮、拜大年、看春晚、逛庙会、走亲戚、压岁钱……虽然物资匮乏,压岁钱也只是一两块钱,但还是乐呵呵的,回家总是和兄弟姐妹比一比谁的压岁钱最多。可是近些年来,总有“年味越来越淡”的声音萦绕耳畔。“年味变淡”似乎已成为市民们默认的“共识”。曾经的年味儿哪去了?

  寻找从前的年味

  进了腊月门,离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春节越来越近,在我们的记忆中,关于年味儿的回忆总是美好的,不管是那如期而至的皑皑白雪,还是紧紧攥在口袋里的几块压岁钱,还有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不停歇,当然,记忆中的年味也离不开那顿年夜饭,家人无论多远都要赶回来,围在老人身边,不停地说话……1月27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听他们回忆记忆中的年味。

  五六十年代:过年习俗繁杂但趣味横生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一进腊月,年味儿就浓了。尤其在小年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糖果、瓜子来助兴。为了迎接春节,母亲得要蒸上好几天的大白馒头,把肥肉炸成油渣;父亲则早已写好春联、福贴,只见红彤彤的手写春联上了墙,整个家都焕然如新,喜气洋洋。父亲还会带着全家一起祭祀灶王爷、门神爷、祖先,为家人祈福,图个平平安安。”今年已经76岁的刘奶奶告诉记者。

  采访中刘奶奶感慨道,如今虽然很多人都选择在酒店吃年夜饭,但四世同堂的她还是觉得在家吃来得更有春节氛围。“尤其让孩子们吃上我亲手做的土鸡汤、蒸猪肘子,再配上几道简易的凉菜,他们吃得痛快,我看着也欣慰。”

  七八十年代:最期待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小时候是物质匮乏年代,东西都是凭票供应,如果没有粮票,这个年可能就要饿肚子了,一顿年夜饭可能要准备上个把月。”今年54岁的方先生告诉记者,在除夕夜,说起年味的变迁,感触最深的要数他们这一代人了。“一家人平日里节省下来的食材,整齐摆放在团圆夜的桌上。我童年的记忆里,这顿最丰盛的家宴上几乎没什么素菜,各种平时见不上、吃不到的荤腥,都会出现在餐桌上,鲤鱼、小虾、最重要的是有肉吃,这些都是我们兄弟姐妹6个平时很难吃到的。”方先生回忆道,那会儿冬天特别冷,也没有现在的雾霾,有时候还会下雪,在大人们忙着准备饭菜时,自己则忙着把整挂小鞭拆散,因为不舍得鞭炮一下子嘣完,要用手拿着一个一个放。长大成人后乃至现在,每每想念父母的时候,就会想起父母准备年夜饭时忙碌的身影,闻到满屋的菜香,和母亲那脸上的笑容。

  九十年代:跟小伙伴一起“疯玩”

  “小时候最美好的过年记忆并不是看春节文艺晚会,而是和邻居的小伙伴拿着玩具枪、带上鞭炮,和小伙伴满大街追逐放鞭炮。”今年30岁的肖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会不自觉的笑出来,初一一大早,天还不亮就早早地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新衣服,照着镜子看了又看,早早的给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去拜年,“那时候家里不富裕,压岁钱也不多,5块、10块,但是内心真是高兴,特别容易满足,放在口袋里生怕丢了。”

  谁把“年味”偷走了

  现在春节还有多少“年味”?记者针对50位市民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8%的被调查者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20%的人感觉跟过去一样,而感觉年味很浓的人只占到12%。在感觉“年味越来越淡”的市民中,大部分受访者的年龄在20—35岁之间,而感觉“年味越来越浓”的受访者的年龄在8—15岁之间。

  手机短信代替上门拜年

  记者调查发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年味”产生不利影响。信息技术是把双刃剑,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得拜年的方式由原来的走亲访友,变成手机网络拜年。宁可手机发短信拜年,也懒得给亲朋好友写封信、打个电话;能通过在互联网上拜年的,也绝不愿到亲朋好友家中坐一会儿,结果只能让人们对春节产生更多淡漠,因为现代信息技术把你我拉近了,却把你我的心拉远了,也把对“年味”的感情拉淡了。

  洋节冲击使得春节气氛不再突显

  洋节日的猛烈冲击,使得“年味”失去优势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面临着东西方节日的碰撞。特别是在面对一些“洋节日”上面,使得的我国的传统节日失去了某些优势地位,似乎过“洋节日”就成了先进和时尚的代名词,过“洋节日”就能高人一等。也正是国人的这种错误思想,使得越来越多人感觉“年味”越来越淡。

  生活压力的加大,对“年味”留意的人越来越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就业形势的严峻,越来越多的打工者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减少了对“年味”的关注力度。“房奴”、“车奴”、“蚁族”……使得更多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上面。使得他们对“年味”的感觉变得越来越淡、对年味的留意变得越来越少。

  年味文化传统的丢失,使得“年味”越来越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人们感觉年味少了,是因为吃喝以外的文化传统少了、淡了。年味不仅仅全部表现在吃喝文化上,更多的也表现在过年时的文化传统上。宗族祭祖仪式、民俗文化表演、民间绝技展示等等文化传统,都是“年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民间文化传统已经让现在的年轻人所丢失和忘记。而这些已经丢失和忘记的“年味文化传统”就是在“年味饭桌”中最丰盛的一道大餐。

  专家解读

  过年一家人团圆最重要

  记者就“年味变淡”的问题采访了我市民俗专家何培金老人。他坦言,年味不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情味儿少了。过去是大家庭,是熟人社会,即便是城市,活动的地方也比较有限,一到过年就一堆人聚在一起,情感的表达也更加充分,而现在挨个“登门”已经不切实际了;现代科技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通过电话、微信来表达情意和祝福。但如果有机会面对面交往,还是要重视。毕竟通过媒介,不如面对面让人觉得温馨;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族观念也发生很多变化。此外,现在年轻人过年愿意出门旅游,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过年怎么能出去呢?家里必须要留人,因为总有人来拜年。但这在何培金看来其实是有渊源的,“过去春节走亲访友,也是户内户外相结合的活动,只不过现在走得远了”。

  “很多所谓‘新年俗’有其传统背景。”何培金说,比如春晚,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被大家喜欢,和自古守岁的习俗有关——全家一起看春晚,是守岁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变异形式。守岁讲究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谈过去和将来。春晚从8点开始,到子夜之后,时间上契合守岁的时间。比起过去,何培金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注重孝道,因为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交通也方便,很多在外面的年轻人不管多远都会赶回来和父母亲在一起。何培金称:“任何习俗都会发生变化,这很正常。现代科技带来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和选择,过年方式比较多元。中国人的精神支柱非常世俗,就是坚信新的一年会比旧的一年好。所以,无论发生多大的变化,过年的核心意义——团圆,永远存在!”

  本报记者 方 璐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端午将至 城区粽子味渐浓
  这个月底将迎来一年一度传统节日——端午节,粽子作为不可或缺的节日食品受到市民喜爱,早在这月初,不论是各大超市还是蛋糕店就推出了各色粽子。记者了解到,本周末及往后数日,将是粽子的销售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