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周小平通讯员 卢国良)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全社会协力行动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确保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和生态环境安全。日前召开的全市环保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如何为岳阳在洞庭湖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岳阳提出加强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水十条”。实施湘江、洞庭湖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到2017年底,全面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规范化调整和建设;强化城镇生活污染治理,到2020年,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改善城区水环境质量,配合住建等部门对东风湖等IV类及以下水质的河流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加大整治力度,在2020年全面恢复到III类。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气十条”。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到2017年底,化工、石化、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到2020年底完成对有机化工、电子信息、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强化机动车环保管理,到2017年底,基本淘汰全市范围内的黄标车,到2020年底,淘汰到期的老旧汽车和船舶,汽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加强扬尘污染治理,到2020年底,全市建成区扬尘强度下降15%以上;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改善和优化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到2020年,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度。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落实即将出台的“土十条”。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县市区推进项目为重点,全面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对农村垃圾、生产生活废水及畜禽养殖粪污进行集中整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展农村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逐步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示范区动态管理和奖惩机制;推动《岳阳市环境保护职责规定》和《岳阳市一般及较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的落实。
据悉,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有7项是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等环保指标。市委确定的2016年全面小康环保指标是,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75.6%,PM2.5达标天数比例达到83.1%,地表水达标率达到90%,单位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分别低于49.34、18.97、7.46、18.78吨/亿元。目前,各县市区已全部建成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设置了40个水质监测断面,并在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今年,岳阳将围绕目标和突出的环境问题,着力开展各项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打好大气、水污染整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