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网> 建设“一极三宜”江湖名城

行稳致远 打造岳阳经济“升级版”
作者:王昕力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9日    责任编辑:安镜蓉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昕力

  洞庭湖畔,一批新技术、新业态正在加速成长。远大可建科技有限公司采用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结构模式,节材、节能、抗震、降污染,探索未来建筑方向;海凌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为创新创业型企业提供孵化平台,30多家小微企业在这里成长……“经济总量越来越大,质量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正在加速接续转换。今年一季度,尽管面临多重困难,全市预计GDP增长8.5%,实属来之不易,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这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来我市调研时给予的充分肯定。

  创新创业加力,新兴产业给力,项目建设加速。今年一季度,我市预计GDP增长8.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2%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实现首季“开门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市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扩大经济增长点,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发展的支撑力度,增高总量和质量的托底厚度,促使经济发展获得行稳致远的巨大动力。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固定投资强劲增长

  塔吊林立、长臂挥舞,各组施工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进行施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这是4月18日记者在经开区木里港工业园的岳阳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现场见到的一幕。

  据现场管理人员敖青松介绍,目前他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加班加点施工建设,6栋标准厂房已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6月份可完成主体施工,9月份可竣工验收,10月至12月完成室外配套设施施工,争取在年底前竣工投入运营。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

  我市坚持以新增长极为总抓手和主路径,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持续开展“三个一批”竞赛、重大项目“双百工程”活动,建立“621”行动重大项目库,组织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竣工仪式,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今年初步确定实施重大前期项目100个、重大在建项目100个、市级领导牵头联系的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近5000亿元。目前,岳阳三荷机场、华电平江电厂、神华国华岳阳电厂、中粮城陵矶产业园、洞庭湖博览园、高速公路“两路一桥”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有力。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0.4亿元,增长1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幅保持全省前列。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5.5亿元,增长26.5%,高于投资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1.0%;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 16.4%、122.3%和38.6%;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88.1亿元,增长20.1%。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全市重点推进的103个重大前期项目和107个重大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共完成投资106.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4%;总投资10亿元的健康医药产业园动工建设;京港澳高速新开联络线、临湖公路城区段、高速公路“两路一桥”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135工程进展顺利。截至3月底,全市10个创新创业园区标准厂房累计开工面积371.26万平方米,竣工224.87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3亿元,占两年任务总量的52.5%。

  扩大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总量。经济新常态下,要想解决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就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续做大经济总量。这就需要我市继续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并完善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并积极拉长现代服务业短板,想方设法扩大经济增长点,最终提升经济总量。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嗡嗡……”4月18日,在岳阳经开区海凌科技园上空,一台无人机正在空中飞翔。

  帮农户喷洒农药,空中航拍照片,替电力工人完成架线……仅仅靠电力驱动,遥控指挥,一台无人机就可以完成数十人的工作量。而全省首家注册生产民用无人机的工厂,就藏身于海凌科技园内。

  2014年,毕业于湖南民院的80后小伙王旭和两位同学辞掉教师工作,凑齐20万元作为创业基金,注册成立湖南首家民用无人机生产公司。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紧张,他们向劳动部门申请帮助,最后劳动部门牵线搭桥,帮助他们在海凌科技园安家,以极低的租金,拿下了一个500平米的生产厂房。

  辛勤的付出,回报自然会有。公司运转一年多以来,王旭带领他的团队共生产出200多架无人机,产生经济效益700多万元。王旭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目标放在本地市场,带着无人机走进农户家,让更多的本地农户能用上好产品,提高农作效率。”

  从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我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装备、有色及循环、电子信息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分别增长12.2%、13%、1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离不开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创业新模式,不断优化创业环境。1至3月,全市新增创业主体6043人,带动城乡就业9064人,海凌科技企业孵化器最近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活动在巴陵大地蔚然成风。

  供给侧改革开启了企业新一轮创新创业的征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的同时,我市石化、造纸等传统产业不甘落后,转型升级步伐铿锵。

  在老牌国企长岭炼化,40多年的老装置成了新的效益增长点,让人津津乐道。

  原来,长岭炼化自主开发的“日效益测算系统”年初上线运行,24小时在线采集生产运行数据,精确计算装置当天生产效益,查找实际生产与月度预算的偏差。通过比对计算分析,他们找准降低焦炭产率增产汽油的增效措施,抓住加热炉热效率这个“关键因素”,加大操作微调精调,渣油的轻油转化效率稳步上升。目前,该装置汽油等总液收达70%以上,刷新该装置最佳运行纪录。

  3月份,长岭炼化成功打通航煤公路出厂通道,为增产这一高价值产品解决了后顾之忧,助推航煤月产量登上40000吨的历史高峰。

  调整产品结构、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得益于一系列挖潜增效措施,长岭炼化一季度实现利润5.35亿元,跨入中国石化沿江炼油企业先进行列。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运行质量。“三量齐升”关键是提升发展质量;没有发展质量,就不会有可持续的增长速度,也不会有民生幸福的实惠,更不会有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

  一季度数据显示,在行业产能过剩、市场疲软等多重困难影响下,我市石化、食品两大传统优势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转型升级、品牌创建、龙头企业打造等一系列举措稳增长,1-3月,石化、食品产业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8%、11.2%。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全面小康稳步推进

  民生福祉与经济发展水平、现实能力密切相关。进一步做大总量、优化质量、提升均量,是确保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2015年,岳阳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2%,较上年提高7.5个百分点,实现程度在全省排名第3。

  什么是小康?答案在一组组数字里,一项项指标中。归根结底,在人民生活里,在百姓感受中。“十二五”以来,岳阳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2015年,全市GDP达2886.3亿元,比2010年基本翻一番,年均增长10.9%。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8%,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2154.7亿元、1020.6亿元、302.8亿元、25202元和12091元,年均分别增长27.7%、14.4%、16.7%、10.8%和13.9%。

  财政实力实现跨越的同时,岳阳民生投入一直在不断增加。昔日的“龙须沟”王家河,变身景观公园,臭水变净水,污泥变净泥;马壕水质净化中心采用国内一流工艺,出水水质达一级A标准;正在建设中的保障房小区洞庭新城总面积5400亩,总投资125亿元……

  低洼渍水地段整治、小街巷改造、公共自行车租赁、公交优先发展、河湖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等一批惠民实事深受市民支持和认可,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提升民生福祉,市委、市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小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9.3%;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公共交通服务指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民生指标稳步提升;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超过70%,全年共完成25项38件省市民生实事,率先在全省启动规范农村村民建房试点,“两房两棚、两供两治”工作经验全省推介。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小康推进的根本动力,努力促进“三量齐升”。2015年,全市GDP、规模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第三产业占比提高到38.9%,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18.6%。

相关阅读
热点新闻
城陵矶口岸5个月进出口破千万吨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刘群标 郭柒军)昨日,记者从市政府口岸办获悉,1-5月,城陵矶口岸实现进出口货物1158万吨,同比增长42.65%;集装箱吞吐量18.57万标箱,同比增长85.14%。
最火资讯
落实环保责任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彭雨琪)5月15日至17日,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刘尧臣一行来我市调研环保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岳斌、副市长黎作凤出席。
4月岳阳CPI 同比上涨1.4%
  岳阳日报全媒体讯(记者 周小平)国家统计局岳阳调查队昨日发布数据,4月岳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4%,涨幅连续在低位运行。
落实提速降费 助力“四大会战”
  近几个月来,“提速降费”是通信业的明星词汇,目前这项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在5.17国际电信日前夕,本报记者就此话题对中国联通岳阳市分公司总经理杨锜顺进行了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