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日报全媒体 记者 丁瑜
在汨罗市职业中专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可敬的乡村职教教师,30年如一日,默默扎根在乡村校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农家子弟,走出大山,走上致富家乡的道路。他的脚步走遍了汨罗的每一个村庄。曾经有无数次,有机会走出农村,数份高薪的工作摆在他的面前,他却选择了放弃……
他,就是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14级养殖班班主任——黄巨华。
出生贫寒农家,奉献农村志不移
1983年上半年,16岁的黄巨华正全力备战中考。可5月的一天,放学回到家的黄巨华却发现,母亲哭红了双眼,父亲愁眉苦脸地坐在墙角抽闷烟。一问才知道,家里养的母猪产下了13只小猪仔突然全得病死了,连母猪也未能幸免。看着愁眉不展的父母,黄巨华心中很难受,他突然意识到农村养殖技术的匮乏。
回到学校后,正逢汨罗二中做出改办职高的决定,招收畜牧、农技两个班90名学生。成绩一直是班级第一的黄巨华,在家长和老师的反对下,毅然选择报考职高,最终以超过普高录取线118分的成绩进入了汨罗职业中专首届职高畜牧班就读。
在职高的三年,黄巨华文化课名列前茅,专业动手能力在班上也是最强的。他跟着学校的专业老师串村走户,到农户家里去“出诊”,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学生兽医,人称“高坊一把刀”。
成为汨罗市职业中专的一名老师后,黄巨华深知自己的不足,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学习,通过勤奋苦读,他考入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成人本科班,1989年以优秀的成绩获本科文凭并获得学士学位。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图书馆、实验室,同事戏称黄巨华是图书馆、实验室里的一只“蚂蟥”。
在这所农村职校,黄巨华一干就是30年。在这期间,他有过多次到县城其他部门工作的机会,但他一直没有动摇扎根乡村职教的决心。曾经由农牧业起家的泰国正大集团岳阳分公司,高薪聘请黄巨华担任技术骨干,被他拒绝了;汨罗的一家畜药公司开出年薪10-15万,邀请黄巨华担任市场经理,也被他婉拒了……
“作为老师,很有成就感,也很充实,每次看到学生有出息,我比他们还高兴。”就这样,黄巨华30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乡村职教的阵地,先后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农类专业学科带头人”、“ 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湖南省科技兴农模范人物”等光荣称号。
扎根乡村职教,春风桃李情不改
“每天早上6点起床,11点以后睡觉,无论寒暑,均是如此。”几十年的班主任生涯,养成了黄巨华的“班主任作息时间”。
黄巨华有一个随身携带的记事本,哪个学生是留守孩子、哪个学生是单亲家庭、哪个学生体弱多病、哪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他都记在这本子上。学生病了,他送医买药;学生没钱,他给学生垫生活费;学生的生日,他请学生到家里吃饭……
2008年,黄巨华班上有一个三峡移民学生吴海艳。高考前半年,吴海艳被检查出患急性甲亢,焦急的吴家父母带着女儿去了长沙治疗,半个月后,病情终于被控制,医生建议她回家吃3个月中药。提着医生开的整整两麻袋中药,吴海燕的父母犯愁了:中药要吃整整3个月,在家里吃药耽误高考学习,在学校吃,又没地方煎药。知道这个消息后,黄巨华让学生把中药带到学校,他亲自帮学生熬。每天提早一小时起床,熬一个小时中药后,在学生6点钟起床回到教室时,将药送到教室交给她服用。傍晚回家下班再熬第二剂,熬一个小时后,晚自习时他又亲自送给学生。“爱生如子,爱校如家”,这是家长、同事对黄巨华的评价。2003年,黄巨华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每天必须打胰岛素,但他依旧坚守工作岗位。2013年新生开学,在带学生军训期间,由于天气炎热,过度劳累,黄巨华昏迷在操场。医生说,幸好抢救及时,否则将有生命危险,并劝他请假休养,可黄巨华也只是笑了笑:“不和学生在一起,我就等于没有了灵魂。”
潜心农类教学,开拓创新终不悔
从成立初期的几十个学生,到发展成为湖南省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汨罗市职业中专农类专业的发展壮大,和黄巨华的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密不可分。
黄巨华还主持了10多个课题,其中他主持的省教育厅研究项目《实施现代新农业技推广示范工程,加速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获一等奖。另外,他还有20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其中《谋求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在《湖南教育》发表。鉴于他在学术上的成绩,他被聘为汨罗农业局农技专家,多次参与湖南省对口升学考试命题制卷工作,被评为湖南省农类学科带头人。
尽责服务三农,一往情深心不变
作为农科类的专业教师,从教以来,黄巨华每年都带领学生开展“挂村联户包乡”等科技推广活动。他天晴一身灰,天雨一身泥,骑着摩托车走遍了汨罗所有的乡镇。
从1997年起,黄巨华每年都到乡镇进行专业技术讲座,平均每年讲课达一百余课时,编印技术资料数以千计,和很多的养殖专业户长期保持联系。
2001年的一个下午,离学校20里的大山里一位吴姓村民,急匆匆地赶到学校找黄巨华,当时他正在上课,村民一直等到下课,焦急地对黄巨华说,家里一条母牛难产了,希望他能去帮忙看看。
黄巨华二话不说,带着两个学生,跟着这位村民,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晚上七点多才赶到他家。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就一头钻进牛栏,查看病牛的病情。母牛因难产导致子宫全部脱出,情况非常紧急,黄巨华和学生顾不上吃晚饭立即手术,因脱出时间长,母牛子宫充血水肿严重。
手术做了六个多小时,手术完成时已是凌晨一点多,淳朴的村民非常感动,却不知道如何表达,从鸡栏里杀了一只鸡,给黄巨华和学生每人下了一碗面。当时交通不便,感动的村民执意用轿子抬着黄巨华下山,被黄巨华拒绝后,又一路护送他下山。
2010年,汨罗大荆镇桂花村一位狄姓村民焦急地赶到学校,希望黄巨华去他的养猪场看看。原来,这位村民家的猪场养了500多头猪,陆陆续续却死了100多头,损失近10万元,请了很多兽医,却诊断不出是什么病。
到了猪场,黄巨华询问病情后,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一连解剖了三头病死的猪,通过仔细对比,诊断确诊为猪瘟病。可村民却表示,他曾给猪做了猪瘟免疫。黄巨华分析,疫苗是六月份做的,当时村民把疫苗从镇畜医站拿回家时,疫苗放在摩托车尾箱,六月的天气,尾箱温度达50℃以上,疫苗高温失效,免疫没有起作用。村民恍然大悟,随后在黄巨华的指导下,紧急为剩下的猪免疫接种、消毒,挽回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通过多年深入农村,和农民打交道,黄巨华深知农村科学技术的缺乏,以及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近年来,黄巨华配合政府惠民工程、阳光工程培训、职业农民培训、退伍军人培训、移民培训、残疾人培训,把培训讲座作为工作的重点,传授技术,指导生产,让农民自己掌握选种、饲养管理、饲料配方、防疫、治疗等技术,平均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培训达30场次,培训各类学员千余人。
在汨罗市,绝大部分养殖户都听过黄巨华的讲座,都留有他的联系方式,遇上技术难题都会向他咨询请教,他也乐此不疲。在当地,村民都称黄巨华是“千手观音”,养殖户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