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阳,“先照后证”“三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让创业门槛越来越低;
在岳阳,“春风行动”“雨露计划”等专项公共服务,让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在岳阳,“巴陵人才工程”“四海揽才”等利好举措,让创新“智”流涌动。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岳阳,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正激荡着厚积薄发、赶超跨越的滚滚春潮。
盘点江湖名城这一年,无疑是全民创新创业的“黄金年”:
激活创业引擎—— 一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若干意见》和《新增长极建设全民创新创业战略实施方案(2015-2020)》,启动实施“创新创业引领计划”和“创业带动就业促进计划”,分别推出一次性创业补贴、开办费补贴、场地租金补贴、商标注册费补贴、税收优惠等一揽子新政。市本级设立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2000万元,各县市区落实奖励扶持等有关资金3100万元,政策红利充分释放。
与此同时,“江湖名城众创空间”启用,累计举办创客沙龙、创意市集、创业师资沙龙和创业培训活动200余场次,先后邀请北京、深圳、长沙以及市内80余位知名企业家、专家作客,为广大创业者“传经送宝”,形成了极具岳阳特色的服务品牌;全市首届巾帼创新创业大赛、首届“巴陵工匠”职业技能大赛、首期创新创业“百优资助工程”等活动相继举办,发掘、培育、孵化了一大批优质创新创业主体和项目。
加速创新驱动——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全市各类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一年来,全市实现专利申请量2172件,同比增长19.1%;专利授权量1594件,同比增长22.1%;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3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39件,同比增长30.8%。
提升就业质量—— 我市把促进就业作为最大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公共就业服务逐步实现全覆盖、均等化,城乡统筹就业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建立“互联网+就业”模式,畅通为民“最后一公里”。去年6月以来,接受就业创业政策咨询7732人次,组织就业培训8400人次,提供精准就业指导2600多人次、就业援助2816人次,兑现“让我们的服务离群众近些、再近些,好些、再好些”的承诺。
随着这张江湖名城宏伟蓝图的落地生根,全民创新创业这双经济发展的超级“引擎”正在加速运转,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就业渠道广、创业机会多、产业发展旺、创新能力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创业高地已经成型。去年,我市荣膺“省级创业型城市”,屈原管理区摘得我省首个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招牌,岳阳楼区南岳社区等跻身“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宜业之城呈遍地开花之势。
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我市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增长蹄疾步稳的主引擎,正不断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能。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