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宝塔,过中秋,街坊里手把塔修;烧宝塔,火如篝,水旱病魔塔中丢……”9月15日晚7时30分,神秘的祭河神仪式后,汨罗市新市古镇沿汨罗江、湄江岸边搭建的6座砖瓦宝塔次第点火,当地群众和游客一起打火把、放河灯、围塔起舞,感受传统宝塔文化独特魅力。
汨罗新市古镇“中秋烧宝塔”习俗起源元末,原为当地人打倒“鞑子”后的庆祝活动。经过数百年演变,内容不断丰富,渐成中秋佳节“求财喜、祭水神”的祈福活动,呈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原生态特征。记者现场看到,今年搭建的6座大型砖瓦宝塔对应着古镇“三街九巷十码头”布局,沿江依次摆开,点火后,数百条火舌从塔孔往外喷射。参加活动的游客纷纷抓起食盐、硫磺往塔里撒,引得座座宝塔火光四溢,喷出蓝色、红色、紫色的焰火,映红了江水,染亮了天空。宝塔里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如鞭炮鸣响,汇合着围观群众的掌声、欢呼声,闹腾得古镇街巷都颤抖起来。
大型砖石宝塔旁边还堆砌着5座小宝塔,这是专门给孩子们参与活动的阵地。孩子们看完河灯,奔跑欢叫着,学着大人的样子不停地给小宝塔添柴撒食盐,个个欢呼雀跃。小宝塔也吸引了不少大人参与。“烧小宝塔,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旅居长沙,专门赶回古镇参加中秋活动的仇胜民说。
当日新市古镇还举行了故事巡游、花鼓戏展演、唱皮影等系列民俗活动,5万余名国内外游客共享传统文化盛宴。
特约记者 黄松柏 通讯员 黄敬波